李教授站到了講臺之上,向大家微笑,點了點頭:“同學們好。”
所有學生異口同聲,“老師好。”
前排站起來一個學生,向老師敬禮,老師回禮。
“報告老師,犯罪情報學系與公安情報學系、公安管理學系2013級學生,應到213人,實到213人,報告完畢,請指示。“
”上課吧。“李教授優雅的笑了一下,彙報的學生隨即坐下。
李教授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慈祥、安靜,由學識帶來的氣質顯得格外典雅。
若有氣質藏於身,歲月從不敗美人。所謂身著三尺金,不及腹中玉。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外如是。
白松不由得看了一眼趙欣橋,再過三十年,也許她也是這個樣子吧。趙欣橋抬起頭,看了一眼白松,淺笑了一下,似乎看出了他心中所想,歪了一下頭,又正了回來,拿著筆刷刷的記起了筆記。
”我們今天的課,主要是講的高智商與高學歷人員的犯罪心理學問題。“李教授極其平穩,娓娓道來。
這些年,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本科生入學率已經很高,而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應屆畢業生裡也已經不佔少數。但是我們卻心痛的看到,很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這些天之驕子,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好的社會環境,沒有什麼過大的家庭壓力,亦沒有必須犯罪的生活壓力,但是卻實實在在的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一些駭人聽聞的惡性犯罪案件。
馬某、藥某殺人案,在網上一度引起軒然大波,某著名高校的金屬鉈投毒案等,這些案件引發了社會的極大關注,甚至讓人無法理解。
藥某,大學生,開車撞到一個無辜女孩之後,他帶著刀下了車,用刀把一個無力說話的女孩給殺了。
”人,有的時候出現的一瞬間的反應,這種一念的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觀念。觀念的‘觀’就是感知,在感知的同時,會出現一些想法或者看法。很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他們在成長時期,父母灌輸的思想永遠是,成績第一,成績好等於能力好,成績差意味著大棒加拳頭。
我們看到,有的時候,一個人做一件事,真的是不需要思考。比如說有個孩子掉入了河裡,有人想都沒想,就跳了下去把孩子救了上來。在這一刻,他並不會也沒時間去權衡利弊,他腦子裡只有一個觀念,孩子落水我要救。
為什麼有的人會在那一刻出現救人的觀念?而其他會游泳的人不會呢?這就是一種觀念。
人之初,我們沒有什麼觀念。觀念的產出和發展,是自身一切價值觀的體現。孩童時期,不知道什麼叫“髒”,後來父母教育,髒了要洗,髒的不好,孩子就逐漸養成了不喜歡髒的觀念。很多孩子看到的、聽到的東西,成了他在發生事情,產生觀念的最主要影響力。
一些高學歷的人,一直在做著正確的事情,從小就受到父母不斷灌輸的、不斷矯正的價值觀。他們有時候,在一瞬間,一旦做錯了一件事,該如何處理?他們不知道,也不知道錯事中,正確的觀念應該是什麼。
藥某這起案件,已經撞了人,當年他供述的是,他怕這個女子會給他帶來麻煩......
......“
心理學,從不是什麼新興的學科,自有了社會的那一天起,這就是研究熱門。
李教授的這節課,白松大學期間是上過的,此時此刻再來聽,與學生相比,別有一番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