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京都的街道像一條波平如靜的河流,蜿蜒在濃密的樹影裡,只有那些因微風而沙沙作響的樹葉,似在回憶著白天的熱鬧和繁忙。
咖啡店內,陸牧沉浸在自我營造的彈奏氛圍中。
有時候,氛圍和感覺是一種十分奇怪的東西。
當陸牧深陷這種氛圍之後,他發現自己的腦海中已然沒有了任何其他的念頭,有的僅僅只是自我的無盡思索。
思索著“成長”。
對於陸牧而言,成長大概是,一個人終於清醒認識到,“你以為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只見存在著巨大的落差。
例如:他本以為自己是個平平無奇的平常人,卻奈何天意弄人,總是好運伴身的他,不得不經常處在聚光燈的聚焦下。
又例如:他本想當條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鹹魚,卻總是因奇奇怪怪的理由,被委以重任。
可偏偏,這些事情,他都還不怎麼熟。
這大概便是,殘酷社會教給陸牧這位尚在成長中的男人的第一堂課
咖啡廳內的議論聲停了下來。
幾名年輕男女沉浸在音樂氛圍中,痴痴的注視著鋼琴臺前的陸牧。
幾位西裝革履的成熟男子若有所思的望著陸牧,略有沉迷。
二樓貴賓包廂內,那先前還略有不屑的老者,在此時隨著音樂的弦律,時而點頭、時而感慨、時而閉眼……
雖然大家此時的動作行為並不相同,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
那便是,大家都在安靜的傾聽著。
似乎,大家都是沉浸在陸牧的彈奏之中。
陸牧所彈奏的,前所未有且大傢伙都從未聽過的弦律,在眾人的耳畔環繞。
蘇予錦看呆了,戴悅欣和馮康平二人則是徹底看愣了。
對於周圍人變化的反應,陸牧是渾然不覺,甚至都沒有發現,在這一刻,咖啡廳內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投擲在自己的身上。
他陷入在自我的彈奏氛圍中。
片刻後,陸牧逐漸開始覺得,這事情有點不對勁了。
自己努力的彈奏了這麼久,怎麼這幫人一點反應都沒有?
而且,怎麼一個個的都用那痴呆的目光注視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