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距離已經幾乎接近了雙方都可以發動的攻擊範圍。
進攻之前的最後休整,全軍駐足,校檢,準備發動最後的攻勢。
另一方面,鄴洲城。
三十萬大軍翹首以待,所有人都在等號令,每一分一秒都把精神集中到最高點,隨時都可能發動攻擊,畢竟佔有地利優勢,居高臨下,同等條件下攻擊範圍肯定要優越於對面,第一波攻勢肯定是由他們先發動的,對面隨時都有可能殺過來,肯定不能錯過良機。
天龍王蕭徹傲立在最前線,此時的他心中五味雜陳。
金龍王楊冶以身殉國的訊息早就傳過來了,雖然這個結果早就在他意料之中,但真走到這一步,還是把他給震撼了,並不是每位帝王都有這樣必死的決心和魄力的,身處越是高位就越難以做到這一點,他自認為比起楊冶,都自愧弗如,戰局走到這一步希望還在自然和楊冶有莫大的關係,無論如何他都心存感慨。
楊冶的為人他一清二楚,兩人畢竟也曾經做過多年的對手,自己的敵人往往比自己還要清楚自己,蕭徹就是這樣,對楊冶的為人摸得一清二楚。
也就是因為如此,才會徹夜未眠,痛心疾首。
這樣的棋逢對手就先一步走了,實在太可惜,不過兄弟你走好,放心吧,我不會讓你白死的,你做的已經很好了,下一世有機會我們再做當世瑜亮,好好對弈一局吧。
楊冶雖然帶領自己的大部分主力全部折戟,但也打掉對面一多半的人馬,損失雖比不上自己這邊,但在雙方實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還能戰到這種程度,楊冶已經是鼎力相助了,貢獻不可謂不大,就算是他自己帶主力先一步迎敵,也未必能比楊冶做的更好。
現在,五大聯軍已經來到鄴洲城眼皮子底下了,全天下人都在看,雙方都不可能有什麼退路。
就看他的了。
十里。
只要對面再進入十里,他們就可以發動攻勢,蕭徹算的很精確,旁邊也有不少輔助國師,這樣的機會不會放過。
雙方經過之前的幾番大戰,消耗都很多,皇室大軍這邊雖然主力消耗過半,但最為精銳的後軍還在,況且有城牆天險相守,最為核心的實力暫且都保留下來,也算是開戰以來,行軍一路能做的最好打算,此時都實現出最好的結果。
反觀對面,雖然人數上還是自己的近乎一倍,但實力參差不齊,也是所謂的‘雜牌軍’,配合上肯定不如自己這邊的王牌軍,再加上一路車馬勞頓,損耗過劇,超過一半人馬都稱得上強弩之末,若是能擋下幾次進攻,他們也就未必沒有機會守下來。
眼下這情況蕭徹早就推演算出來,八九不離十,雖然和預計的有些差距,沒有到達最好的情況,但也沒有是最壞的情況,總之還可以接受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