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陽關道記> 第一卷 陽城少傑 第一章 神秘的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陽城少傑 第一章 神秘的信 (1 / 2)

燈光很暗,蘭家大少爺想要讀信略微有一些吃力。

信紙上只有用正楷寫成的十六個字:“見此信者,務必奉還;大槐樹下,知易行難。”

剛剛消化完大量資訊的蘭望還沒有反應過來,大腦就再次進入懵圈狀態。

這是信嗎?這明明是讖語啊!這是在跟人打啞謎嗎?看門老頭說看到這封信就能明白所有事、解答所有疑惑,可是自己看完之後怎麼反而問題越來越多了呢?!

“哪有把信寄出去了,卻又要讓收信人把信還回來的道理?還有,這大槐樹是哪裡啊?知易行難又是啥意思?難道是說,還信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來不來全看我自己的選擇?”

少爺撓了撓頭,“不管那個姓王的是怎麼想的,不管他是不是能掐會算,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是什麼仙人,有一件事情沒錯:他就是吃準了我會好奇、吃準了我想知道冥想心法的奧妙,吃準了我會繼續往下查!這個人吶,就算不是先知,也肯定把一切都計劃好了,套都下好了,正等著我往裡鑽呢!”

那麼好,下一個問題來了:蘭望到底要不要去鑽呢?

坐在床邊,手握信紙,沉吟良久,大少爺轉頭去喚丫鬟:“馨兒,你知道‘大槐樹’在哪裡嘛?”

第二天一大早,就在蘭望還在犯愁怎樣才能在不被自己的便宜爸媽看出自己已經“轉性”的基礎上找藉口跑出宅子去大槐樹那裡時,一個機會就自動送上門了。早飯過後,便宜老爸叫來一個小廝,讓他揹著蘭望出去透透氣。

“小栓兒,你過來。待會兒你揹著望兒出去溜一圈兒,別走太遠,順著高牆街走一走就回來,但記著讓望兒多曬曬太陽。一定要注意安全。”

“得嘞老爺!一定讓少爺曬得暖暖和和的!您瞧著吧!”叫栓兒的小廝十二三歲,一頭毛寸,身量不高不矮但卻有著同齡人中罕見的強壯敦實,下盤極穩。一身短打裝扮,洗的微微發白的藍布衫被熨得一絲不苟。他聽到老爺吩咐,立刻滿臉堆笑著回答,機靈古怪中不失可靠妥帖。

“栓子,不得無禮!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餐桌上立著侍候在老爺身邊的周大管家放下手中的碗筷,把眼一瞪,厲聲呵斥。說起來這栓子不是家生子,是周管家早些年從外面的饑民堆兒裡撿來的,送回蘭家的時候才一歲多一點兒,一條命已經餓的去了半條。周管家看他可憐,一口粥一口米湯地把他喂活了,還收為了養子。長得大了些,就成了小廝,留在內宅伺候。孩子跟了周管家的姓,又得了老爺賜名,喚作周全。

蘭豐山見管家動怒,便舉起手,示意他完全不必,然後就吩咐小栓子去臥房接少爺了。

這回,趴在小小少年的背上行走於白日之下,蘭望第一次有機會仔仔細細地看清這個新世界,這個他完全陌生的新世界。這具身體原來的主人幾年之內都沒怎麼離開內宅,即使是出了大門也走不遠,都是僕人伺候著、老媽子陪著。因此,蘭望小小的頭腦中對外面的世界,也就是那個陽城,沒有任何印象。

某種意義上講,今天早上這次陽城之旅,算是穿越者和新世界的“第一次接觸”吧。

行出大門去左轉,一條長街左右全是高門大戶、深宅大院。一樣的氣派門楣,一樣的高大門檻,一樣的石鼓馬樁,一樣張牙舞爪形態各異的石獅子。藍色和黑色的瓦片顯得莊重、大氣,紅漆、鎏金和浮雕則是毫不掩飾地炫耀著這一條街上住宅主人的貴氣。街道本身乾淨整潔,青石板鋪路,路邊還隔一段就種著柳樹,一看就是有人精心打理。

毫無疑問,蘭家大宅坐落於一個所謂的“富人區”正中央。

蘭望注意到,雖然這條街和附近幾個街區全都是大宅子,但是三進院落的宅子只有這條街有。而在所有三進院落的大宅之中,若要論氣派、論排場,蘭家大宅可以穩執牛耳。看得出來,蘭家在陽城的地位似乎很是不一般。

“少爺,你看!那石獅子多可愛!雕刻這畜生的匠人也是生了一顆七竅玲瓏心,手竟然這麼巧!你看你看,那獅子在對你笑呢!”

“少爺,咱們家的宅子是這貴陽街上最大、最氣派的!你只要看看這門檻高不高,就知道這宅子氣派不氣派了!對了少爺,知道什麼叫宅子不?知道什麼叫門檻嗎?看,那就是門檻!”

“少爺,今天天氣不錯,陽光正好,栓子帶你多轉兩圈兒!”

“少爺,你從我肩頭往前看,就能看到大路口!過了那個路口,咱就能看見大江了!”

揹著蘭望的少年也算是天生長了一張巧嘴,非常健談,自打出了蘭家大宅的門兒,這兩片嘴皮子就沒停過。

蘭家大少爺只是聽著,也不回答,只是四下望著,過一陣子就摸一摸懷裡那封信還在不在。與此同時,他作為一個老僱傭兵的職業病就又發作了:出門才走了沒多遠,他就已經記下了這條街上所有的制高點、岔路、暗巷以及各個宅門的外觀特點。

小廝還在繼續喋喋不休。蘭望觀察了一會兒,就突然出言打斷:“栓子,你給我說說,這條街上除了咱家,都住這些什麼人?”

這個小廝倒是沒有像丫鬟和看門老人那樣一聽到小少爺開口就驚訝的不得了,只是一愣,之後就立刻把話接上了:“好叫少爺知曉,咱這條街上住的都是體面人家,武人的話最低也是參將,文人那可就多了!書香門第都能成堆兒,朝中退下來的御史侍郎翰林之類的多不勝數,離這兒不遠還有一家告老還鄉的尚書!少爺,你別看咱們陽關在大令朝最北邊,地處偏遠,可是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年年鄉試和南都春闈都能送出去一大堆才子!歲歲年年如此,這貴陽街衣錦還鄉的貴人也就越來越多了!要不然怎麼叫貴陽街呢!”

“少爺要不要聽栓子給你講講咱們大令朝都有什麼官兒?”

“這小子知道的東西還挺多,得多向他打聽打聽,說不定能有什麼收穫。”少爺在心裡盤算著。

蘭望乍一聽過去,縱使他的歷史不好也知道這令朝的官職至少從名稱上和原來中國古代宋明乃至清朝時期的官制職稱差別不大,所以就不想再聽,只是追問:“那你說這一片靠外一些的住的都是什麼人啊?”

“啊,回少爺的話,靠外一些的住戶就都沒有官身了,大多都是些商賈,有常年住在這裡的,也有隻是在這裡開個別院供行商落腳的,住的人倒還蠻多的。不過,這些人雖然不當官,但是大多都有官面上的人照拂著,要不然哪怕他們一擲千金、萬金,也不能在這大名鼎鼎的貴陽街上置辦一處產業!誒我說少爺,話說回來,你小小年紀打聽這些幹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