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難得接到錢總主動打來的電話。
“老高啊,我看到省衛視放的廣告和訪談了,效果不錯,花了多少錢啊?”錢欣欣滿懷期待地問。
高明道:“錢總覺得效果好啊,那我就放心了。畢竟這是省臺幫著做,免費給撥的。”
“啊?免費的,怎麼可能?”錢欣欣震驚。
高明自豪地解釋:“就是那位好菜塢的大導演帶著攝製組來了之後,省臺頓時更殷勤了,他們三天兩頭來,還和京影廠的人拉關係談了幾次。我一看也不能讓人家沒事做啊,大家互相宣傳。他們幫著給做咱們專案的宣傳片,請我上訪談,我們將來電影裡給他們臺也加個名。畢竟省臺也還是有一定號召力,可以調動更多技術力量。”
聽著高明侃侃而談自己怎麼說服省臺放開思想,怎麼引入民間的技術人員,一起做廣告專案那套,錢欣欣忽然覺得自己當初看走眼了,高明是真有本事的。
就比如高明說的技術力量,並不是省臺有多強大的班子能做出那麼好的廣告宣傳片,而是用省臺的名頭,忽悠那些自己開傳媒廣告公司的老闆進場。讓他們各展所長做好這個宣傳片,用這個打樣,以後省臺甚至是京市有專案找他們做,自然就擇優選用了。
高明作為實際獲益者當然是高興,省臺那邊也省心,有一批打工的給他們賣力做事,未來這些廣告傳媒公司都要求著他們給專案呢,自己動動嘴就滿足了高明那邊的需求,營造出了乙方競爭的商業氛圍,也算是一份業績了。
反正不花錢,討好了高明,還能接觸到國際大片拍攝,分包點工作,這麼好的事情,省臺當然要參與了。
其實一開始高明也沒想到這麼完整的利益鏈條,就是單純不願自家企業出錢而已。沒想到省臺之中還是有心思靈活的,兩人聚在一起喝頓小酒聊天吹牛,吹著吹著就來了這個點子。
“現在那些傳媒廣告公司不止是免費給我們做了這麼多事,省臺免費給播放,還有一大票企業求著與我們談合作。
畢竟我們那個礦算是省裡知名,十分先進正規的企業,未來發展一片看好,上下游都有人想攀附。還有那個博物館、酒店和公園都沒建成,旅遊公司也都找來了,一堆販售紀念品和特產的商販也想往園區進。這都不用招商,我們到時候只用挑質量好信譽好的引進。”
好吧,錢欣欣頓時沒有了睡覺的心思。
但是她也不能明面上斥責高明不花錢就辦成了這麼多事啊。反正廣告這個事一開始也不是花錢計劃內的,既然花不掉,那她還是老實督促著影片趕緊趕工出來,第一部拍完接著就來第二部,就差四千萬了應該都能造光的,造不光就來點特效。
對了,特效公司這個事要提上日程了。
錢欣欣趕緊打電話給郭敬宇,問他有沒有相熟的特效公司。最好是國內的,還會用電腦做特效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