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紫禁城。
蘇培盛陪著怏怏不樂的四阿哥在書房裡練字。
“爺您要給筆友寫信啦?”蘇培盛看見爺取出了摘星樓的紅色紙箋。
摘星樓是個百年老字號,裡頭典藏古籍不計其數,不乏孤本。
四阿哥平日裡出宮就會去摘星樓逛逛。
裡頭安靜的很,文人雅士們切磋交流並沒有像聚賢閣裡高盛闊論侃侃而談的喧鬧。
而是別出心裁的以竹筒信來互相交流。
雙方都以假名寫信,初次寫信放在竹筒裡,若有人回覆則將內容放在竹筒裡。
倘若竹筒的主人覺得能聊得來,就在竹筒上加個鎖眼,將鑰匙放在竹筒裡。
若對方有意繼續交流切磋,就將竹筒裡的鑰匙帶走。
此後只有拿了鑰匙的人,才能開啟那竹筒回信。
蘇培盛曾瞧過神秘筆友的書信,看字跡是娟秀的簪花小楷,該是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倘若這女子恰好是個出身高貴的旗人家女子該多好啊。
寫完信,胤禛頓時如釋重負,每回與對方交流,心情總是很暢快淋漓。
雖然只是交流短短几個月。
但他們就像神交多年的老友,對方總能在他疑惑迷茫的時候,給出最為有效的答案。
此人若是男子,定能封侯拜相。
“爺,奴才斗膽,不如約這位神秘的筆友到潭柘寺參禪可好?”
蘇培盛心想若到時對方真是個大家閨秀,說不定爺和對方還能看對眼。
若再擦出點愛的小火苗就更好了。
“嗯,找個僻靜的地方吧。”
胤禛本意是讓蘇培盛找個安靜的地方,避免人多眼雜。
可蘇培盛卻想歪了,他想起來爺在香山有一處別院。
於是自作主張在信件里加了一封邀請函。
……
大年三十除夕夜,年府家宴。
家裡的女眷們親自動手,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