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利用好這一點,透過這一心理上的缺點,劉三毅認為完全是有可能贏的,當然難度很大,畢竟人心難測,只要有一個疏忽,就有可能讓這一場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而劉三毅借給舒翰軍隊的時間不會太長,最多半天的時間,不然被羽人發現他的部隊裡少了幾名天行者,勢必會讓對方有反抗的機會,從而發起更強大的反攻。
所以時間方面也必須要抓牢,可以說雖然有機會可以一舉重創野人部落,但這個時機卻非常的難以把握,如果是別人,劉三毅會勸他們不要這麼幹,甚至連軍隊都不會借給他,但舒翰卻不同。
透過這十幾天的相處和書信往來,雖然沒見過舒翰,但劉三毅可以感覺的出來,雖然舒翰的計策往往都有些行險,經常有些天馬行空,但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在思考很久之後,確定無誤之後才施行,在這一方面,其實舒翰是非常謹慎的一個人,這是一個十分愛惜士兵,愛惜生命的人,這樣一個人,能不能夠把握時機,一舉殲滅敵人,劉三毅說不準,但他可以肯定,舒翰不會因為此戰,而造成過大的傷亡,他不知道舒翰的上限,但下限是可以確定的。
既然如此,劉三毅便認為有冒險的價值,所以他二話不說將自己軍隊中的五位天行者全部借給了舒翰,同時還讓黑鐵城下一批招募的民兵一共六百人全部進入到舒翰的部隊中,又從自己的軍隊裡撥了四百人,湊足一千給舒翰,加上之前撥給舒翰的兩百人,以及這三天時間裡,黑鐵城送來的五百人,以及軍隊還剩下的一千三百人,如今的舒翰大致上就有兩千七百人,這股力量如果好好用,完全可以讓野人們吃一個大虧,甚至一蹶不振。
劉三毅在給舒翰的信中寫道:“舒翰小友,不要緊張,我將會全力支援你這一戰略,如有不妥,立刻聯絡與我,我會派兵來救,這一戰以你的意志為命令,我將全程輔佐,祝將軍凱旋。”
劉三毅這一封信中,顯然是把舒翰當做了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同時也表明自己對於=他的支援,看到這封信後,舒翰心裡最後一絲顧慮也沒有了,至於自己的將軍們,舒翰也直接告訴他們,如果這一戰不打,那麼野人很快便會知道自己這邊的虛實,到時候劉三毅那邊就會危險。
到時候就會有兩種結果,第一種,劉三毅輸了,在兩邊聯合之下不得不撤退,那麼黑鐵城將繼續困守在黑鐵城,同時威望大損,周圍的其他勢力會不會見機衝上來咬一口,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點,劉三毅在兩邊的夾攻下贏了,那麼會是一個什麼後果,黑鐵城中,劉三毅的威望將達到頂點,再也沒有人可以約束的住這支猛虎,那到時候自己的這一支部隊恐怕也會被劉三毅拿走,那到時候各個世家在其中的利益,舒翰自然也不可能保全。
因此無論哪一種,世家們的力量都會被削弱,這一個理由,無疑可以讓這些世家子弟們支援自己,至於那些礦工,他們是舒翰的死忠,舒翰讓他們做什麼,他麼就做什麼,沒有二話,對於他們不需要解釋,至於那些市民們,在看到世家們都同意了,他們一向是誰厲害他們就聽誰的,如今世家們都站在舒翰這一邊,他們即便心裡有其他的心思,也不會暴露出來。
所以最終舒翰的計劃得以實施,而舒翰的計劃也很簡單,跟劉三毅想的一樣,就是利用野人如今對舒翰這一邊士兵數量少這一盲點來進行佈局,讓對方以為自己並不知道他們已經‘知道’自己這一方兵力少這一點,繼續進攻野人,然後在這一過程中,逼迫野人們發動包圍攻擊,然後舒翰再將其他部隊拉上來,來一個反包圍,徹底消滅掉野人的主力部隊,殲滅野人的大量有生力量。
當然,計劃聽上去很簡單,就是將計就計而已,但具體有如何施為,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十分詳細的佈局,為此,舒翰和將軍們商討了整整一個晚上,從心理上進行分析,從地理上進行佈局,以確定計劃的萬無一失,而此時,劉三毅的部隊也趁著夜晚已經抵達,舒翰便在凌晨四點鐘左右,開展了攻勢。
首先便是由自己帶隊總共九百人依舊像從前一樣,分作三個梯隊像野人部落前進,而博日朗則率領剩下的一千八百人以一字長蛇陣的狀態向東側靠攏,以最大可能拉伸到敵人的視野範圍之外,這也是為什麼舒翰要趁著夜色動手的原因,不然大庭廣眾之下,實在是太容易被敵人發現了,至於在夜晚,情況則要好得多。
野人周圍的佈局和地理情況早已經被舒翰這一邊利用三天的游擊戰探明清楚,在野人部落的東側,就有一處山谷,而那裡就是舒翰計劃中,野人們的葬身之地,而他便要做那死亡的引路人。
對於舒翰要去當誘餌這件事情,很多人都不同意,張松林必達,長柯,石坪等等,他們都覺得舒翰不需要冒這個風險,但舒翰卻不這麼認為,如果自己不出現在那支小部隊裡,野人就有可能懷疑,雖然天黑的情況下,對方不一定注意的到自己,但萬一對方就有視力好的天行者呢,這件事情,自己必須要做到,只要消滅掉足夠多的野人,劉三毅那邊才能夠安全,他才能夠更早的知曉羊城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舒翰不打算交給旁人來做,那些野人只有見到自己,才會明白,他們的預判沒有錯,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上當。
人類文明消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