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爾也不愧是冶煉區首屈一指的大工匠,所製造出的長釘與舒翰想象中的幾乎一模一樣,舒翰在看過樣品之後,又從圖爾的口中得到這些長釘大致的引數,如硬度,柔韌度等數值,當然,因為缺乏測算的工具,圖爾的這些數字,大多是根據他的經驗所推斷出來的。
不過圖爾在此道琢磨幾十年的時間,雖然數字不可能百分百準確,但誤差不會太大,而對於圖爾所說的資料,舒翰無疑是滿意的,他立刻說道:“先製造一千枚試試,如果不好,再改,你看怎麼樣?”
因為這些長釘是消耗品,與岩石碰撞,自然會造成損壞,一千枚聽上去很多,但如果真的去用,還不夠這大礦區幾天的,圖爾對此沒什麼意見,他大方的說道:“這都聽你的,你說多少就多少。”
解決完工具方面的問題,舒翰總算是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他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己的宿舍,連同事們的聚餐都沒有參加,便到房間裡,拿起買回來的書,是左看看,右看看,怎麼看怎麼喜歡。
就這麼十四本書,花費了他三十七枚金幣,其中《黑鐵城附近,左四遺蹟左七遺蹟論文考》這本書佔據將近一半的經費,舒翰總算理解,趙晴天口中,價比黃金的遺蹟著作,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既然這本書最貴,舒翰便直接把其他書,放到書架上,率先拿起這本書,開始看。
書中較為詳實的記載了有關黑鐵城左四到左七一共四座遺蹟,根據書中的記載,這四座遺蹟規模最為龐大,內容最為詳實,以及,從中發掘的物品從未豐富,因此得到廣大學者最為深入的研究,也讓這四座遺蹟,馳名黑鐵城上下,故而相比起其他的遺蹟資料,這些資料相對更容易獲得。
畢竟它們名氣很大,讀者的需求自然也就大,抄錄這些論文和文章,得到的收益也大,這其中的邏輯關係簡單明瞭,而其他方面的書,趙晴天有試著去買,但顯然不是幾天時間就能夠得到的,而這一套,無疑是黑市裡,最為常見的遺蹟相關書籍,即便如此,價格依舊不菲。
書本之中總共分為四個大章,第一章是就遺蹟本身進行的探討,第二章則是發現的文物以及文獻,第三章則是考究這些文物和文獻的作用,第四章則是探討遺蹟之中的文學以及哲學,可以說非常的粗略,但對於舒翰瞭解那個現代的時間,無疑是非常有用的。
舒翰從第一章開始看起,裡面先是講述遺蹟的具體位置以及發現的過程,之後便是遺蹟的大體分佈和形狀,然後針對這些內容進行推測,在文章中,其中一名作者指出,這在牧歌時代有可能是一處人群密集處,位於曾經城市的中心,之所以做如此的推測,是因為在這裡發現的文物數量相比起其他地方要多得多。
同時根據對建築物的殘骸進行研究,發現這裡的建築物普遍都在七十米以上,其中還有一棟建築的高度達到兩百米以上,其位於左五地帶,距離左四大約一公里左右,這是如今考古界發現的最大單體建築,因此判斷,左五的位置,應該就是曾經牧歌時代城市的中心。
對於這個判斷,舒翰基本上是同意的,在現代,一棟兩百米左右的高樓,在大城市或許不算什麼,但在小城市,絕對稱得上是指標性的建築物,不過舒翰尚且不能夠確定,這裡到底是哪裡,所以只能夠基本同意,說不定這裡是滬海呢?那即便是郊區,兩百米的建築,也隨處可見。
之後則還有一些推論,舒翰並沒仔細看,他對於這裡曾經是什麼地方根本沒什麼興趣,匆匆看過之後,便翻到文物出土那一頁,這才是舒翰能夠判斷歷史的關鍵,但很可惜的是,這些論文和文章上面,只有文字和描述,卻根本沒有一張圖片,這讓舒翰很是失望。
如果能夠看到圖片,舒翰就能夠根據一些線索,當場確定世界毀滅的時代,但很可惜,通篇全部都是文字,一張圖片都沒有,這讓舒翰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困境,還好,這些未來的人,對於現代也不是全然未知,在災難中倖存的人類對於一些基本常識還是有的。
比如說知道電腦,知道什麼是飛機,不會出現用鐵鳥來形容飛機,用神通來形容電腦,用麒麟來形容長頸鹿的場景,這讓舒翰起碼可以理解這些論文的作者是在說什麼,不至於根本看不懂,還要去猜。
但這些未來的人,雖然大概知道一些物品的名稱,但至於怎麼用,似乎已經隨著他們祖先的離去而漸漸淡忘,因此他們或許從祖先哪裡知道,這些文物叫什麼,但那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則沒人知道,就像剛剛發掘的甲骨文,人們知道那是字,但怎麼念,什麼意思?沒人知道。
這就讓他們對於這些東西的猜測,與這件東西實際的作用完全是南轅北轍,比如說電腦,在這篇論文作者的眼裡,就是一個化妝盒,他還十分嚴謹的認證了,這為什麼是鏡子,首先一個螢幕是用來看自己的,音響是用來存放首飾的,鍵盤是用來確定妝彩的,至於為什麼現在照不出人,是因為上面的玻璃已經氧化,所以失去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