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搖頭道:“我哪裡算得上料事如神,只不過是都是看一些跡象猜測而已。”
“你說說看,老夫聽著。”
李正擺手說道:“在下可不敢揣測陛下的想法,朝中的事情在下也不想參與。”
“你放心,老夫覺得不會把你算到的說不出去,有道是天機不可洩露老夫省得。”
“不是在下不願意說,實在是在下也不知道陛下在想什麼。”
馮盎笑著說道:“若是陛下要出征高句麗,朝中的將領必定響應,太多的人想要軍功了,老夫也想要。”
“軍功?”李正苦澀一笑,“高句麗可不好征討。”
馮盎朗聲說道:“彈丸小國何足掛齒,給老夫三千兵甲老夫踏平了他。”
“將軍威武霸氣,在下佩服。”
馮盎爽朗笑著說道:“那還是陛下威武霸氣。”
李正朝著長安方向行禮。
“知道你李正神算,你算準了那次雪災,別以為老夫不知道,就連吐谷渾的事情也是你算到的。”
“是嗎?在下都忘了有這麼一回事。”李正尋思,這情況不對呀,自己什麼時候成了一個大神棍了。
以後在自己的墓誌銘上寫著大唐第一神棍?
想到這裡李正倒吸一口涼氣,解釋道:“其實都是科學而已,雪災是有跡象,吐谷渾的事情也是有跡象的,哪裡是什麼神算,馮將軍謬讚了謬讚了。”
“謬讚?那老夫問你,你是怎麼知道老夫早就有意想要來長安的,老夫可以打聽的一清二楚。”
“馮將軍還真是門清兒啊。”
馮盎不屑地笑道:“還不是太子手底下有一個幕僚是魏王手下的,那幾個幕僚喝醉之後說跑嘴的。”
李正嘆息一聲,“這麼和馮將軍說吧,馮將軍的兒子在長安你著急自己的兒子,是也不是?”
馮盎點頭,“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李正又說道:“當初馮大將軍還被李靖大將軍打得滿地找牙,更不敢招惹如今的李靖大將軍,若是惹惱了陛下換來的可能是十萬大軍攻打嶺南,到時候馮將軍的狗命保不住得住難說,給嶺南帶來的兵災將軍在嶺南的威望也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