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馬城的實際掌權人,自然是匈奴人和鐵勒人。幼獅書盟.。
在最內環經商,高額的利潤足以讓任何人在睡夢中笑醒。但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匈奴人和鐵勒人沒有收到足夠多的好處之前,想要在內環經商對誰來說都是一種奢求。
阿里在狄馬城經營多年,單是給匈奴和鐵勒的孝敬就是一筆不菲的天文數字。不僅是他,所有能出現在這裡的人,都在這種規矩的制約下討生活,從來沒有人提出過異議。
第一,在絕對的權勢面前,他們別無選擇。第二,豐碩的回報足以讓他們忘了繳納錢財的痛。
為了表達對規矩制定者的尊敬,阿里向來第一時間就會如數繳納自己的份子。一開始唐安還不以為意,可是看到份子的數量時,卻只餘下深深地震驚。
車隊裡一共有十三輛馬車,除掉被馬尚率帶走的兩輛和攜帶生活用品以及供下人們睡覺休息用的四輛,裝有貨物的馬車共有七輛。其中的兩輛裝滿奇珍異寶的馬車,就是分別送給突厥人和鐵勒人的禮物。
“大唐有一句話,叫做‘預先取之,必先予之’,我一直很認同。很多人只看到了當權者不費吹灰之力斂財,卻沒想到‘權利’二字本身就是他們的本錢。”阿里笑著說道。
唐安問道:“這麼多貨物平白無故送給別人,你難道就不心疼?”
早已適應了規則的阿里遞給他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尊貴的大人,我之所以肯送去這麼多財富,只因為我將拿回來更多。也許您並不知道大唐貨物在夏國的價值——那可是隻有真正貴族才能用的起的東西!”
看著車窗外一片繁榮的景象,唐安暗暗思索:西域和大唐互有供需,若是能夠把狄馬包括東邊與大唐接壤的貧瘠土地發展成為自由貿易區,不知道將要造福多少人。
其一,可以為兩個國家共同創造價值,減少因為資源而激發的矛盾;其二,兩國子民的相互交流,也可以看做文化的碰撞。西域人可以學會農耕紡織,慢慢開發和利用其本土資源,逐步消除蠻性。其三,漢人和夏人透過通婚,加快民族融合,將這裡製造成為一片天然的緩衝地帶。
當然,這種設想現階段還只能停留在幻想層面,所以唐安搖搖頭,將私心雜念丟擲腦後,道:“和我說說匈奴和鐵勒的情況。”
阿里耐心介紹道:“匈奴人比鐵勒人更早發現了狄馬城的價值,所以勢力更大一些,有五千人左右的部隊。他們的頭領叫做呼延陀,自命為狄馬城主。鐵勒人雖然來得晚,可是作風強硬,絲毫不買匈奴人的賬。匈奴人怕和鐵勒人打起來兩敗俱傷,白白讓別人撿了便宜,於是默許了鐵勒人的地位,雙方共同分享利益。”
唐安心中瞭然。鐵勒人分明是見錢眼開,看匈奴人把狄馬經營的風生水起,想要橫插一槓。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原本就沒得到什麼,所以根本不怕失去。而匈奴人已經嚐到了甜頭,懶得為了一幫瘋子無賴損失利益,這才被迫讓鐵勒人在狄馬有了一席之地。
二人正聊著,忽然感覺車廂一陣顛簸。
下人糟糕的駕駛技術,讓阿里歉然對唐安一笑,繼而臉色不悅地開啟車門,吼道:“怎麼回事?”
“少主,前面圍了好多人,馬車過不去。”
“好多人?”阿里遞給唐安一個疑惑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