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的大明重臣,竟然淪落到為韃子當漢奸這步天地,簡直都墮落到地平線以下了,這老頭越老越糊塗,空有那麼高的學問和本領。
你乾點什麼不好,為什麼非要給韃子當漢奸?戰敗了大不了是個死!即便是國內的那些最可惡的流賊也比韃子的漢奸勝強百倍。
那些個傢伙據說都不是人,祖宗留給他們的頭髮居然弄成那個樣子,說禿又不全禿,說光又不光,把腦袋剃成那樣還留個又細又長的小辮子,人不人鬼不鬼的,噁心死了。
如果說上次被韃子們抓了俘虜,洪承疇是為了活命,迫不得已,也算是有情可原。可是剛剛林大人把他抓了俘虜,他為什麼不知悔改、認祖歸宗呢?難道忘記了他的祖宗是漢人?真給漢人丟臉,啊呸!
賀人龍恨不得吐他一臉口腔分泌液。
兩個人寒暄之後,在兵將的簇擁下,賀人龍帶著親兵衛隊在前邊開路,洪承疇帶著這一行100多人趕著大車小輛緊緊相隨。
車上裝的當然不是刀槍炸藥和槍炮子彈等軍械物資,而是大清為大明準備的禮物,另外還有這100多人這次和談的應用之外物。
下船的時候清兵主動開啟接受查驗,賀人龍的手下已經認真的看過了,沒有什麼問題。
當然這次和談洪承疇不是空著手來的,多少還給林毅帶了些禮物,有一些金銀珠寶,還有貂皮,鹿茸,人參等大清的土特產。
洪承疇作為大清的特使,帶些禮物來當然有說辭。
一是因為他們的談判不可能一天完成,兩國之間的談判大事,那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完得了的,更何況多爾袞還要他儘可能的拖時間,已給蘇茉爾的行動留出足夠的時機。
因此他這100多人要在大明朝的軍營中連吃帶住,像客人一樣住上個三天5天10天8天的都有可能,這麼多人當然不能白吃白住,住賓館還得拿錢呢。
何況大明朝的軍營不是他們的賓館,作為兩國的仇敵,大明朝哪有什麼義務供他們這些人吃喝拉撒?因此他們多少帶些禮物,算作是他們談判期間吃喝住用的一個補償,這是談判的禮節問題。
第二點,他們帶的這些禮物價值不菲,估計他們這100多人吃喝拉撒用,按照當時住賓館的最貴的價格,半年他們也用不完,這裡面就有為大明朝送禮的意味。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那就是讓這次談判能夠順利完成,大明朝能夠高抬貴手,網開一面,提出的條件不要太苛刻,最好雙方都能夠接受,然後雙方握手言和。就如臨沂以前說過的大清和大明,從此以後井水不犯河水,睦鄰友好。
當年崇禎皇帝派人和談的時候,也曾經為大清送上了一份厚禮,這好像成了國際慣例。
說白了大清用這種方式表示認慫了,隱含有我現在給你送禮了,你還要打我嗎?
就像是兩個人打架一樣,一方認慫,賠禮道歉,並答應請客了斷此事,對方也退讓一步,海闊天空,再見面還是朋友。
國家國家,國跟家大同小異,如果再往小了說,兩國跟兩個人也差不多。
剛到明軍的大營門口,已經披掛整齊,滿身甲冑的林毅,帶著宋獻策、小穎、哲哲等兵將和張華率領的衛隊營出現營門附近。
“監國大人,在下洪承疇有禮了。”洪承疇一看到林毅帶人親自迎接他,裝出受寵若驚的樣子,大老遠就下了馬抱拳拱手走到近前,一躬掃地。
林毅哈哈大笑,“洪大人,別來無恙啊,歡迎歡迎,裡面請,裡面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