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賽陸續結束,各支球隊的排名也陸續確定了下來。
賽區冠軍佔據前三的規則又一次發功,在東部,戰績一直穩居第三的騎士在這個規則下被拉回到了第4的位置(騎士和活塞處於同一個小賽區)。
東部的排名就變成了:熱火、活塞、籃網、騎士、步行者、奇才、公牛、76人;
原本應該能進季後賽的雄鹿在走了裡德沒了狀元后再一次擺了起來。
小莫(莫里斯威廉姆斯)和TJ福特倆小個子輪流控球,火箭打雙控衛好歹有初代小鋼炮韋斯利可以頂一手後衛,雄鹿這倆瘦猴在一起鬥志十足,但沒一個人能防得住正經分位的衝擊,只能強行鍛鍊隊內新秀維蘭紐瓦的防守,球隊戰績也跑去和猛龍黃蜂爭起了狀元。
76人僅僅憑藉38勝就拿到了末班車票(恐怖故事限定版),為76球迷爭取了近距離欣賞熱火表演的機會。
說起來凱爾特人在賽季末端也有機會衝刺一波老八,但是最後半個月原本活蹦亂跳的皮爾斯突然遭遇肩傷,含淚(xiao)宣佈賽季報銷,再接著就打上靈活的石膏板一頭扎進了波士頓的夜店。
凱爾特人的老闆想要賺錢賣票,甚至還拿出了3年6000萬的頂薪續約合同來誘惑皮爾斯。
但一向貪財好色的皮爾斯這一回卻難得高大起來,不為自己他也得為兄弟們負責,不能為了一點小錢就置兄弟們於水火。
最關鍵的是,現在口頭上承諾的是3年6000萬,等回頭打完熱火,還能剩下多少還不知道……
原本為了公牛勇爭狀元的尼克斯在有了阿泰的情況下最終還是沒能敵過專業擺爛的山貓和猛龍,“僅”排在東部倒數第三,比之上個賽季只退步了2名,還有“進步”的空間。
歷史上,拉里布朗和活塞分別後,雙方衝向了各自第一,老頭只用一年的時間就從頂級帶隊型主帥轉變為頂級的建隊型主帥,用實踐證明了男人究竟有多鱔變。
現如今,拉里布朗也是幸運的保留了底褲…C字褲…創可貼?
好吧,比之原本歷史,人們對他的批鬥並沒有減少,誰特麼想到冠軍名帥能帶著奢侈稅陣容爭奪倒數啊!
今年東部的位次還算正常,除了掉到第四在第二輪就可能撞上熱火的騎士球迷大喊不公平外,其他人並沒有什麼異議。說起來騎士也只比“四巨頭”的籃網多勝了3場,也沒什麼好冤的。
而西部對於改革聲音就大了很多了。
西南賽區和太平洋賽區這倆賽區幾乎包辦了今年的季後賽,而西北賽區就只有一個掘金隊勉強進了季後賽。
結果實際戰績排名第八的掘金,靠著賽區一號種子優勢爬到了第三的位置。
第三的掘金跟下位第六的快船對陣的時候甚至連主場優勢都沒有的,也是NBA成立幾十年以來的奇觀。
然而這個規則帶來的還不止一個問題。
小牛和湖人被掘金擠到了第四第五,面臨第一輪兩位強者直接對話,第二輪還是兩位強者(馬刺和勝者)直接對話的慘烈情況。
而另一邊的太陽近乎直接保送西決。
聯盟的規則遭受了巨大的質疑,但斯特恩並不慌。
都是熱度啊。
再說了,規則出臺的時候各個球隊可是都認可的,這個規則也確實發揮了作用,像是掘金,他的成績要是再差點就可能要掉出季後賽了。
回頭一整片區域連個季後賽球隊都沒有那才是對球迷熱情和聯盟發展的打擊。
調整過後,西部前八的球隊分別是:馬刺、太陽、掘金、小牛、湖人、快船、灰熊、國王;
火箭因為大姚的改變比原時空多贏了幾場,但依舊只排在西部第十,無緣季後賽。
又因為大姚一直沒啟動續約談判,讓不少人覺得,只組隊2年的MM組合會在夏天分崩離析。
沒有人記得,在賽季初,這支球隊在實力榜上還能排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