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張婆子就還是個孩子,照顧張夏禾,只要一點不到,或者張夏禾一哭,不問三七二十一,張大寶夫妻就要將張婆子揍一頓,怪她沒將弟弟照顧好。
尤其是張夏禾大些後,那更是被張大寶夫妻縱得是張家一個小祖宗,什麼都依著他。
張大寶夫妻還要下地幹活,家裡的活計還有張夏禾就都丟給張婆子一個孩子。
每天要掃地餵雞,洗衣服帶孩子,還要做飯。
一個成年的女人做這些事情,都累得不行,何況只是一個孩子?
本來臉上還有些肉,圓呼呼的臉蛋,看著就瘦下去了。
就這樣,只要張大寶夫妻不順心,或者張夏禾一哭鬧,張婆子隔三差五的就要挨一頓打。
有人看不過眼,私底下就勸張大寶夫妻,好歹這孩子給他們帶了張夏禾來,也是個有福氣的,何必這樣呢?好好養著,將來長大了,還能給張夏禾當媳婦,既省了聘禮,又給張家做了十幾年的活計,多划算啊!
就算不要她當媳婦,可好好養大了,嫁出去,收彩禮也不虧啊!
張大寶夫妻一想也對,這可比以後花大價錢娶媳婦划算多了!
既然要當張家的媳婦,就不能太折磨過了,不然身子骨太弱了,咋給張家傳宗接代啊?
倒是稍微的態度好了些,起碼不再動不動都打罵了。
沒過了兩年,趙氏又懷上了,這次生下來的又是一個閨女,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可把張大寶給歡喜懷了。
從生下這第二個閨女開始,趙氏肚子就像開了光一樣,一年一個,足足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閨女才罷休。加上張婆子,家裡一共七個孩子嗷嗷待哺。
張家本就境況一般,這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張嘴,都要吃,趙氏一年生一個,又沒有什麼足夠的營養,身子也垮了一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炕上躺著。
一家子的重擔都壓在張大寶身上。
張大寶以前還愁沒兒子,如今是愁著子女太多,養不活。
一年到頭,在地裡刨食,到了年底,大過年的,人家家裡還能見點葷腥,可張家到了過年這天,能一人有一碗乾飯就不錯了。
就這還多虧了張婆子,雖然年紀小,可著實勤快,又要做家務活帶弟弟妹妹,伺候趙氏。
偷空還要在房前屋後種些菜,讓家裡飯桌上好歹能多上一點東西。
每天那真是天不亮就起床忙活,一直到夜深了才能躺下。
可以說,張家的那幾個孩子,基本都是張婆子一手帶大的。
張婆子沒日沒夜的做活,家裡洗洗涮涮,都是她。
偷個空,還到山裡去尋摸一些吃的
,回來賣點錢,也能貼補一下家用。
那張家村的人都說,張大寶夫妻倆真是命好,一家子都虧了抱養的這個閨女,給張家帶了這麼多兒女不說,還將這些弟妹都帶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