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就衝著宋弘拱拱手:“恭喜國公爺,這多年後父子團聚。果然是虎父無犬子,這錦哥兒,跟你年輕的時候,可真是一個樣子。“
宋弘就愛聽這個話,眼睛都忍不住眯了起來。
其他幾個族老也附和:“可不是,這錦哥兒一看就是我們宋家的孩子。”
宋弘嘴上謙遜:“幾位族叔誇獎了,這孩子,看著是個習武的材料,可偏偏他卻要去讀書,也算他有幾分運氣,如今也算是考了個舉人在身——”
不說族老,就連族長眼睛都亮了起來,他們這樣的勳貴家,尤其是以武起家的,家中的孩子大多舞刀弄棍的,要是資質好,能吃苦的,丟到軍中歷練些年頭,將來也能子承父業。
可如今,他們宋家發家已經近百年了,家中的孩子早就吃不得苦受不得罪了,只能託庇父輩恩蔭,送到軍中掛個名頭而已,實際只是拿著幹餉,混日子罷了。
這都還是好的,還有那不成器的,每日鬥雞遛狗,在外胡作非為的,更是常見。
大多跟他們這樣的勳貴人家,如今都在家裡請了夫子,辦了私塾,教導家中的孩子讀書,不求他們考個舉人或者進士,能中個秀才,也很值得出去說嘴了。
要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也只有邊疆還需要武將,他們那裡捨得自家孩子去吃這個苦?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到底骨子裡就不是讀書人的料,這麼些年了,勳貴人家裡的孩子苦讀的也有,只可惜都天分平平,能中秀才已經少有,這能中舉人的,簡直是萬里挑一了。
因此,在族長和族老眼裡,此刻安華皓哪裡是認回來的骨
肉,簡直是撿回來的珍寶啊!
這樣的天份,若是考上個進士,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啊。
尤其是族長,更是多看了安華皓一眼,心中暗自嘀咕,這孩子身上流淌著一半齊家的血,難怪能考中舉人呢。
頓時一個個將安華皓誇成了花一樣,在他們眼裡,此刻安華皓面色淡然,那是有大將之風,寵辱不驚,心性極佳!
安華皓起身謝他們誇獎,就是謙謙君子,不驕不躁。
大家誇得性起,其中一個族老嘴就沒兜住:“國公爺,我看這錦哥兒不論相貌還是脾性,都最肖你,在讀書上又這般有天份,這年紀輕輕就是舉人,說不得來年二月春闈就能中進士。這樣的孩子,在誰家不是頂門立戶的料?”
“國公府這麼些年,世子之位虛懸著,到底幾位哥兒都大了,你得早早拿個章程出來,定了下來,也穩了孩子們的心。到時候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何愁我們宋家不能更上一步?”
“今兒個我這當叔叔的,就託大說句不該說的話,你早些定奪為要!”說著意有所指的看了一旁躬身而立的安華皓一眼。
他是想著,這宋弘多年沒立世子,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其實總歸逃脫不了,對幾位哥兒不滿意。
說實話,他們幾個老傢伙雖然年紀大了,可又不是瞎子聾子,這國公爺的幾個哥兒,若真有出息,國公爺能不用心當作繼承人來栽培?他們能不知道?
這幾年,不僅是宋弘著急衛國公和宋家的未來,族長和幾位族老看著族中下一輩裡,並沒有幾個出色的苗子,也是心中發愁。
如今還有是衛國公撐著,若衛國公不在了,宋家該如何?難道真要如其他那些落魄的勳貴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