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梅曉彤也清楚,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總是很骨感。
就算她能習得一身醫術,也許並不被人接受,並不被人相信,就算如此,只要能幫助到張婆子一人,她也是知足的。
總要有人去嘗試,先行一步,讓後面的人看到,還有一線的希望才是。
杜太醫見梅曉彤說到這些的時候,眼神明亮堅定,並沒有躲閃退縮之意,心中先滿意了三分。
不過卻沒有鬆口,只是問道:“要學醫術,能吃苦嗎?認字嗎?”
梅曉彤有種回到過去課堂上,接受老師問話的錯覺,老老實實的回答:“能吃苦!認識一些字,不多,但是可以學!”
梅曉彤的前身本來就因著偷懶不想幹活,而跟著王永安學過,倒還真是將千字文,百家姓什麼的也都能認全。
再者如今不是還有安華皓嗎?跟安華皓成親後,安華皓為了給梅曉彤解悶,也偷偷捎帶回一些雜記之類的書,兩人到了晚上,安華皓讀經史子集,梅曉彤就看遊記雜書之類的。
碰到不認識的字,不明白的
意思,梅曉彤也沒啥不好意思的,十分虛心的求教。
安華皓最是喜歡這樣晚上獨處的時光,彼此不打擾,卻又互相陪伴著。
因此格外的熱心,想到書中所說的紅袖添香,也忍不住拉著梅曉彤磨墨,見梅曉彤雖然認字,可寫出的字那叫一個慘不忍睹。
倒是每日都給梅曉彤佈置任務,描紅練字。
梅曉彤也知道自己的短板,這以前都是打字,寫字的機會本來就少,鋼筆字都只是普通,更別提毛筆字了,倒是老老實實的每天都練上幾張大字,如今的字比以前很是順眼一些了。
杜太醫聽梅曉彤的回答,倒是有一點點意外,沒想到縣城女子,居然還識字?
梅曉彤一看,是一本黃帝內經,隨便的翻開了一頁,緩聲念出聲來:“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唸到這裡,杜太醫就示意梅曉彤停了下來,摸摸自己的白鬍子,好半天才道:“這樣吧,學醫術這事得看天份!看在一片孝心的份上,先把這本湯頭歌給背熟了,再來找我。”
梅曉彤一聽,這就是有戲,當下也不多說,只接過湯頭歌道謝。
杜太醫見時候也不早了,吩咐了一聲,一會就有一個藥童將一個瓷瓶拿了進來,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杜太醫面前。
杜太醫隨手將瓶子丟給了梅曉彤:“這裡面是一個月的分量,每天一丸,晚飯後服用,用姜水沖服。一個月後帶來複診,再調整一下方子!”
梅曉彤誠心誠意的謝過了杜太醫,留下了禮物,帶著丸藥告辭了。
等梅曉彤出了門,裡屋的簾子一動,走出來一個年紀略微有些大的婦人來,出來就道:“今兒個倒是捨得,連天王補心丹都給了?”
杜太醫早上起來,著急見人,都沒吃早飯。
此刻餓得前胸貼後背了,就著溫茶,順手就將梅曉彤帶來的幾樣禮盒給開啟了。
頓時愣住了,除了幾樣點心外,端端正正的在禮盒裡放了一包茶葉。
看那包裝,跟昨兒個拿出來的一樣。
杜太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先是將茶葉給揣到了懷裡,才一本正經的道:“我這不是看她有點慧根,點撥一二麼?”
那婦人本是杜太醫的夫人,太瞭解自己的夫君了,愛茶成痴,什麼發現先來的那個小姑娘有慧根?分明是看到人家有茶葉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