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婆子是繼母又不是聖母,自然就撒手不管了,反正到時候吃虧的不是自己。
等到王永珍到了要出嫁的年齡,人家是李婆子託人給選的,有好幾家。
可最後決定的是當時還沒死的林婆子和梅忠誠,孫家在這一堆人選裡,家境算是最好的,可按照李婆子,如果王永珍是自己的親閨女,或者兩者的關係沒這麼惡化,她都不會讓梅曉彤選孫家。
為啥,孫家的婆婆,也是遠近聞名的潑婦。
王永珍這個性子嫁過去,不是給人送菜麼?
再說,孫家要跟王永珍結親的是老大,叫孫大明,
聽說是個出名的孝子,那是真孝順啊,啥都聽他孃的。
這要是真疼自家閨女,怎麼會讓閨女跳這樣的火坑?
可林婆子看中的不一樣啊,孫家有錢,兒子是長子,以後不都得是長子繼承?等王永珍嫁過去了,站穩腳跟了,將來不就可以幫襯自己的孫子一把麼?
這麼著,林婆子同意了孫家,還哄得王永珍也同意了。
梅忠誠一個男人,哪裡懂這裡面的門路,見孫家家世清白,條件也好,也就同意了。
因為是第一個閨女出嫁,又念及髮妻的情誼,厚厚的陪嫁了一份嫁妝,把王永珍給嫁過去了。
林婆子當時就後悔了,可是想著李婆子估計更肉疼,加上想著將來有回報,也就忍了。
王永珍嫁過去後,性格柔順,主要是林婆子給洗腦洗得好,那真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掃帚夾起就走的性子。
到了孫家後,那是不用孫家婆婆調教,就老實的每天伺候公婆小叔子小姑子,還有自己男人。
就連嫁妝都被孫家婆婆一鬨,除了幾件笨重的傢俱什麼的,大部分都進了孫家婆婆的兜裡。
孫家婆婆沒想到這媳婦這麼上道,真是孝順伺候自己,比兒子還精心。
倒是十分滿意,因此,王永珍這個媳婦娶進門,孫家倒真是詭異的和諧了一段時間。
加上那個時候梅長安已經讀書小有名聲了,再者梅家的日子也不錯,幾個兄弟,眼看是旺家之相。
孫家婆婆還是覺得這門親事結的划算的,婆媳之間也居然相安無事。
逢年過節,兩家來往也算殷勤。
王永珍也從來不回孃家說自己日子過得不好,梅家就一直以為她嫁得滿意。就連李婆子都覺得奇怪,莫非這繼女還真有手段不成?將孫家那婆娘都收拾服帖了?
後來,孫家婆婆一直試探這個兒媳婦的底線,發現她的底線,幾乎就是沒有底線,隨便自己揉圓搓扁。
孫家婆婆越發的猖狂,直到指示王永珍回孃家撈東西回來貼補婆家,這和王永珍一直受的教育相悖啊。
王永珍一直覺得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是不能再開口找孃家要東西的,因此不管孫家婆婆怎麼明示暗示都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