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事關重大,只得安慰老閨女“閨女啊,再忍忍哈!到家了,娘給你做麵條吃,臥幾個荷包蛋給你補補!可憐我老閨女啊,哪裡遭過這種罪啊!天龍、天虎啊,你們看看,裡面老姑,為了你爹的事情,都累成啥樣了!以後要是不孝順你老姑,要遭天打雷劈的呀!”
天龍幾兄弟此刻哪裡還有半點對梅曉彤的怨氣,心服口服“奶,老姑,你們放心!老姑的恩情,我們三兄弟都記在心上,以後我們兄弟三個,把老姑當親孃一般孝順!”
我呸!本姑娘還是個寶寶呢!才沒你們這麼大的三個兒子!
梅曉彤想反駁,動了動嘴,算了,餓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
唯一的安慰是,今天這麼一頓折騰,起碼能減三斤下來吧?
回到靈山村,梅忠誠比較謹慎,先回梅家修整,大家要去李家,總得先填飽肚子吧?
安華皓要告辭,被梅長貴硬是拉到了梅家,這華皓兄弟為了自家的事情,都跑了一天了,總不至於連頓飯都不吃吧?
溫氏見公婆帶著小姑子小叔子還有大房的幾個侄子一起回來,殺氣騰騰的,先是一喜,小姑子算是完完整整的回來了,這提了半天的心總算是落了下來。
至於公爹他們這副樣子,溫氏又不傻,梅曉彤走後,她抓著曉鵲追問了半天,問小姑子讓她打聽什麼去了。
曉鵲沒能撐住,把梅曉彤讓她打聽到事,還有從李竹葉哪裡聽到的話都吐露了,溫氏心中就有了一個猜測。
見公婆這架勢,想來是無疑了。
不敢多說話,李婆子讓她做飯,忙忙的去灶屋忙活去了,大氣都不敢出。
大家心裡都掛著事情,三兩口填了肚子,梅忠誠分配了一下任務,李婆子就衝到廚房,抓起菜刀,梅長貴撈起牆角的鋤頭,天龍幾兄弟也都找了順手的物件,又點了火把,直奔李家而去。
梅曉彤雖然腳痠疼,可又急掛著,咬咬牙,也找了根棍子,扶著曉鵲跟了上去。
這種事情安華皓一個外人不好插手,不過他也算是證人,也就不遠不近的跟在了後米啊。
此刻天色已經黑了,整個村子裡,大家都吃完飯要上床安歇的時候,梅家人這一路動靜,驚動了不少人家養的狗,汪汪汪的此起彼伏。
倒驚起不少已經睡下的人,披衣起床看這動靜,舉起火把跟了上去。
李家這些日子也鬧得不像樣子,李金枝跟何大偉的婚期定在六月初八,眼看就快要到了。
上次兩家因為聘禮的事情大吵一架,李大貴就看李金枝這個閨女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
睛。
沒出息沒成算的東西,名聲也壞了,肚子也大了,除了十兩銀子,啥好處沒給家裡撈著,反倒便宜了梅家。
想到先前何家許諾的酒肉聘禮,還有兩身衣裳,全泡湯了,自家還要貼銀子給這不成器的閨女準備嫁妝。
李大貴就一肚子的火,要不是想著這閨女肚子裡是何家的種,是閨女進何家站穩腳跟的唯一出路,他還指望閨女將來站穩腳跟後,好拉自家小兒子一把,早就將李金枝趕出家門了。
因此李金枝在家的待遇一落千丈。
再者上次一鬧,大兒子和大兒媳似乎跟自家有了隔閡,尤其是大兒媳,說話總是含著酸醋汁子,要他們幹啥也總是磨磨蹭蹭的。
老二更滑頭,跟在老大後面,反正就是各種不出力。
還好自己的小兒子因為先生回鄉探親,放長假,每天只看到小兒子坐在桌子前,不管是讀書還是練字,李大貴就覺得後半生有了依靠。
因為李金龍說先生說過,晚上睡前讀幾篇書,早起再讀幾遍,能把書記得更牢。
一貫天抹黑就睡的李家,這幾日也買了蠟燭,在李金龍的房間裡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