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姝,你來的正好,快坐,劉廠長剛才還在說特別喜歡你設計的木器呢!”付言安看見尤亦姝,馬上為她沏一杯茶,放在自己旁邊。
尤亦姝落座,劉旭就拿出手機,點開尤亦姝的淘寶店頁面。
“實不相瞞,我們廠現在面臨轉型升級,單純依靠線下銷售,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了,所以我們想往線上發展,”劉旭點開坐墩的銷售頁面,“我們之前也做過一次線上銷售的實驗,但是失敗了,從貨物上架到下架,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只賣出去一對白橡木椅子。”
上次從微博上看到尤亦姝做的沙發後,劉旭又摸到了尤亦姝的淘寶店裡,她做的坐墩時刻都處在斷貨的狀態中,偶爾上新兩個,馬上就被搶光了。
甚至還有網友留言,如果尤亦姝親手做的那組沙發也能從線上買的話,他一定毫不猶豫就買下來。
這說明,實木傢俱在網上其實是很有市場的,但是,玉泉木器廠缺少這樣的一個機會,沒想到的是,端午節那期的影片竟然就是在桃山鎮拍的,所以劉旭一路就找了過來。
“那劉廠長,您是什麼想法?”尤亦姝大致能猜到劉旭的想法,但她還沒摸到付言安的想法。
“我就是想來跟你合作,”劉旭開門見山。
“怎麼合作,有沒有方案?”
“有方案,我帶了,”劉旭從公文包中拿出兩份檔案,其中一份遞到尤亦姝手中。提前就已經做好了方案,可見對方誠意之深。
方案裡寫的很清楚,玉泉木器廠想借尤亦姝的淘寶店平臺進行分銷,同時,希望能買斷坐墩和沙發的生產和銷售,每賣出一件木器,玉泉木器廠將給尤亦姝兩成利潤。
按方案來看,尤亦姝不管怎麼樣都是沾光了,自己什麼也不用幹,就可以坐著提利潤,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請,擱誰身上都樂意。
可是尤亦姝卻搖搖頭,把方案推了回去。
“不好意思,這個淘寶店我不能給貴廠使用。”
“為什麼?”劉旭和林文水異口同聲,林文水可能覺得自己問的不合時宜,於是端起茶杯來,開始喝水。
“說實話,這個方案乍一看,確實挺吸引人的,如果擱在半年前,我真的很樂意,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尤亦姝想了想,沒有說出原因,但是馬上話鋒一轉:“其實現在企業轉型升級往線上靠攏,這個選擇是正確的。不過,我認為您不應該依附我這樣的小店鋪,而是要往高平臺走,要為了企業的長遠考慮。”
“這話怎麼說?”
“您當初考慮我這個小店,是因為我的流量吧?”
劉旭頗難為情地點點頭。
“但是我的流量能維持多長時間呢?連我自己都不敢保證。但是您的木器廠就不同了,玉泉木器廠是個老廠了吧?改革開放之後建廠,最初以沙發為主,後來又多次主動變革,現在板材、木器、傢俱幾乎都覆蓋全了,這麼大的一個木器廠,沒有必要先借我那不知名的小店來拓展線上市場。”
“如果以後我們把產品銷量做起來後,把你店鋪的名字更名呢?”
“劉廠長,您真是說笑了,”付言安笑眯眯地把話接過來:“現在您也知道,亦姝的淘寶店和微博是一榮俱榮的,您把產品投進來,肯定會火,但亦姝的微博就不好說了,本來就有很多人卯著勁地要潑髒水呢,您要是非認準了她的店,這不是給人可乘之機了嗎?”
“嗯,確實是這麼個理,不好意思,我之前沒站在尤小姐地角度上考慮,有點唐突了。”劉旭是個明白人,也不好再談下一步的合作。
“但是,我倒是有個主意,”付言安把劉旭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貴廠可以直接在天貓開一家企業直營店,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只要賺到手的,都是利潤!”
“可是我們之前在淘寶上的店鋪都不行啊!”
“在網上做生意就跟線上下做生意是一樣的,你得會吆喝,別人看得到你,注意到你的產品了,你才有可能賣出貨去,再說現在競爭激烈,不掌握一點網際網路運營規則,很難被人注意到的,除非你運氣好,突然就出名了。”
劉旭聽完,連連點頭,“這些我之前考慮過,甚至還花錢在網上買了點曝光量,也沒多大作用。”
“我一個朋友就是線上銷售運營方面的專家,我可以介紹你們認識,”付言安突然拿起手機,劉旭以為他要給對方的電話號碼,身體不由前傾了一下。
“但是,在這之前我還得給您推薦個人,”付言安點開手機相簿,裡面是一整套沙發的設計圖,“您看這傢俱設計得怎麼樣?”
劉旭接過來仔細放大看完細節:“很好,整體大氣典雅,細節也恰到好處!這也是您的朋友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