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幾天,尤亦姝從電視上就看到了付言安的身影。看著付言安一本正經地接受記者採訪,尤亦姝趕忙拿手機將這寶貴的鏡頭給錄下來,發給了付言安。
付言安秒回一個尷尬的表情,似乎頗難為情。
“電視臺記者把我的臉給拍得太方了……”
尤亦姝仔細一瞅,還真有點方,不如真人長得帥氣。
兩人又閒聊幾句,尤亦姝就擱了手機,不過付言安那邊卻又熱鬧了一會,村官群裡也有人將付言安的影片丟了進來,引發一陣點贊……
就這樣,付言安在一段時間內成了村裡的小紅人,後來隨著冬天的到來,他的熱度似乎也漸漸降了下來。
縣委組織部對付言安在媒體面前的表現非常滿意,但舊飯炒過了,還得再繼續看付言安的表現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計劃,所以這一波過後,付言安就已經在縣委組織部和宣傳部那裡掛了號。
江都市雖然在長江南岸,但冬天的溫度並比不得真正的南方,到了三九的時候還是會結冰降雪的。不過桃源村正好在桃源山的南麓,北風被山體阻擋,寒流進不來,所以氣溫相對比較穩定,但就算是這樣,到了三九天,照樣也會出現結冰的現象。
尤亦姝早就瞭解桃源村的氣候狀況,所以,天剛冷,她就買來了塑膠薄膜,在菜地上面撐起了拱棚,這樣一來就免得辛辛苦苦種下的菜被凍僵,還能保證冬天的蔬菜供應。後院剛栽種的幾棵果樹身上也被纏了些保溫的麻繩。
在第一場冬雪降下之前,尤亦姝將自己這兩個月加工趕製出來的十餘個坐墩全都搬進了儲藏室內,等待新的買家光顧。
做完這一切,尤亦姝開始整理自己一個月來拍攝的照片和影片,那些製作坐墩的照片大都是自己休息的間隙拍攝的,一張一張划過來,看著那些木料經過加工成為一個精緻的坐墩,尤亦姝內心滿滿的自豪感。
她細心地將照片匯入電腦,用影片剪輯軟體將坐墩的製作過程做成了一個小影片,傳到了微博上,尤亦姝在文字框內不無感慨地輸入:“從一無所知的小白,到獨立完成坐墩的製作,全過程說不上有多辛苦,但能看到老祖宗傳下來的木匠活兒能在自己手中延續,感到特別自豪。做木工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與歷史交談的過程。”
微博發出去,閱讀量依然寥寥無幾,不過翻看過往的微博,尤亦姝還是很有成就感,因為微博見證了她的小院子從光禿禿到現在綠油油的整個過程。
入冬後,似乎山裡的生活就整體慢了下來。人們早就將田裡的莊稼收回家,無事可做的村民就開始三五一群,有的打撲克,有的玩麻將。村裡生活單調,原本就沒有什麼娛樂休閒專案,難得有想出去打工的,去勞務市場看過之後,發現城裡的零工市場也冷淡得很,就都意興闌珊地回來湊堆打牌了。
尤亦姝的私活卻沒受什麼影響,因為魔都的房地產市場一年四季都那麼火熱,人們並不會因為季節的變化,就停下了買房或裝修的步伐。
在桃源村,尤亦姝的生活充實而有規律。每天早晨,尤文彬起床打掃完前院,尤亦姝做好早飯,兩人一起吃完,收拾乾淨後,太陽也升的老高,尤亦姝去院子裡拿掉溫室拱棚上隔寒的厚氈,讓陽光透進來,隨後就去自己的工作室,而尤文彬則去自己的畫室。中午吃完飯,姐弟倆會坐在一起聊聊天,午休一會兒,然後開始下午的學習時間。
幸而之前在尤建國的建議下安裝了地暖,所以在很多人取暖基本靠曬的時候,尤亦姝和弟弟還能在屋裡穿著舒適的居家服坐在屋裡。
先前,桃山鎮沒有為自閉症患兒辦的特殊學校,所以尤文彬在父母和爺爺的教導下,勉強認得些漢字,但根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
自打尤亦姝發現尤文彬對繪畫的特殊才能後,她發現,其實自閉症患者在學習方面其實並不弱於常人,只是他們表達的欠缺讓人們誤以為他們無法正常學習。
在付言安的建議下,尤亦姝開始教尤文彬認字,從拼音開始,到現在的簡單漢字,尤文彬的學習速度讓尤亦姝非常欣喜。所以入冬之後,每天下午除了學習一節語文課,尤亦姝還增加了一節數學課,專門教尤文彬學習加減法。相較於對漢字的學習,尤文彬對數學的接受能力明顯低了很多。
農曆十一月中旬,天氣像是故意搗亂般,將溫度降了又降。
一天早上,尤亦姝一睜眼,發現外面天已經大亮,手機上顯示時間還不到六點。按慣例,這個時候尤文彬已經在打掃院子了,可今天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該不會是生病了吧?尤亦姝趕忙起床,卻驚喜地發現,外面的院子白茫茫一片,原來是下雪了!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雪下得特別大,院子裡已經落了厚厚的一層。
尤亦姝高興地穿上鞋,想去拍一張雪景圖,走到前廳時卻停住了腳步。
“彬彬,你站在門口不冷嗎?快進來。”尤亦姝發現尤文彬敞著前廳的門,呆呆看著面前的雪。
“姐,下雪了,”尤文彬指指院子,又問道:“怎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