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已經有些不同了。
泰州衛在蔣全義手裡,已經超過半年了。
武器裝備,吳爭刻意地優先補給泰州衛。
對於蔣全義,吳爭非常容忍,每次蔣全義出現“大逆不道”的戰場違令、擅作主張,吳爭對他的懲罰,永遠都停留在口頭上。
這就是所謂的“養將”,養他的脾性、養他的忠誠、養他來日,終成大器!
一個什麼樣的主帥,帶出什麼樣的將領,這話不對!
但一個什麼樣的將領,帶出一支什麼樣的軍隊,這話不容否定!
蔣全義,終於給吳爭捅了個瘻子,大瘻子!
……。
徐州府。
從古至今,兵家必爭之地。
不管是明朝,還是清廷,在此都囤有大量軍隊。
因為徐州府四通八達,西河南,東淮安,南應天、北山東,最關鍵的是,徐州府是大運河的中樞,無論是軍隊運輸還是商貿,無可替代。
阿濟格如今志得意滿。
雖然提出要朝廷冊封“皇叔親王”,被多爾袞一口拒絕,但此次被多爾袞允准,受封靖南大將軍,統率徐州八萬駐軍,這讓阿濟格心中歡喜。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這八萬大軍在手,加上此時他自己手中的正藍旗(阿濟格在此時是正藍旗小旗主。多爾袞死後,順治對原是多爾袞的正白、鑲白二旗和阿濟格的正藍旗動手,阿濟格所屬的佐領分別撥入了正白、鑲白二旗,將鑲白旗交給了豪格的兒子富綬,變相替豪格報了屈死之仇),這等軍力,已經可以與多爾袞抗衡了。
也就是說,從此時起,滿清朝廷中,又有了一個隱性的攝政王了。
阿濟格雖然野心夠大、心性粗魯,可戰場上馳騁了三十年,必要的城府,還是具備的。
他一到徐州,就開始宴請士族、鄉紳。
連續三日燈月交輝、笙歌徹夜。
對傳來的緊急軍報,視若無睹。
席間有人問,大將軍不理會南邊戰事,日夜宴請,是成竹在胸嗎?
阿濟格回答了一句話,“本王兵鋒指處,所向披靡……區區南蠻小賊,本王還沒將他放在心上,諸位只管暢飲就是!”
話說得很自信、很豪邁,可阿濟格不傻,心裡早有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