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這些名字的主人,他們已經癱軟在地上了,往日有多囂張跋扈、趾高氣揚,此時就有多狼狽悽慘。
張王治、杜登春二人的下場,不可謂不慘,斬首示眾,還禍及三代,誰能熟視無睹?誰能置身事外?
這是一場風暴,會有很多人掉腦袋!這已經是殿中七、八百人的共識,只是有些人在看戲,有些人在戲中罷了!
再譬如象莫執念,他的臉色,已經不可自抑地鐵青起來。
因為冒襄所讀的每個名字,皆是投於他麾下之人。
很顯然,這名單與昨晚為止,向吳王府投貼之事有關。
可去調的禁軍,遲遲未至,莫執念沒法反擊,只能等待。
冒襄足足讀了一盞茶的功夫,一百七十五個名字讀完,幾乎所有人都清楚了吳王的用意。
許多人笑了,許多人緊張起來。
這時,那個史官匆匆上前來,呈上十幾頁紙。
吳爭含笑接過,遞給冒襄,“將這其中名字,與方才讀過的名字對照,若有遺漏,則繼續讀來。”
“是。”
冒襄再次誦讀起來。
癱倒地上的人越來越多,場面也越來越死寂靜。
到冒襄讀完第二波名字時,殿中已經有不下二百人癱軟在地上,這已經佔了今日上朝官員的三成,這是一次前所未有地清洗。
可這些人的心裡,還有一個希望,那就是一直鐵青著臉不吭聲的莫執念。
雖然莫執念在張王治、杜登春二人邁向地獄之時,不僅沒有伸手營救,反而推了一把,但不可否認,此時的朝堂,在這些人中,莫執念無疑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莫執念的臉色反而慢慢恢復了。
事已至此,顯然不可能再壞了。
有道是物極必反嘛,以莫執念的閱歷和機謀,何嘗體會不到,此時既是危更是機呢?
人心、人性,到了關頭,不妨就破罐子破摔唄!
拼得一身剮,敢將皇帝拉下馬!
莫執念心裡泛起一絲笑,吳爭,你這是在自己給自己挖坑……不,應該是挖墳在對!
吳爭開口了,他抬起右手,一揮一卷,袖管如行雲流水般飛舞,得心應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