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找死也得突圍。
人只要覺得自己有了榮譽、理想和牽掛,死,其實並不難,一閉眼的事。
與其趴下身子成為俘虜或者叛徒,將士們更願意拼死一搏,為千里之外的家人,搏個功名。
蔣全義是真不願意,真不樂意啊,然,這個時候,他除了順從將士們,再無別的辦法。
那麼,既然要突圍,就得有突圍的樣。
籌劃,是必須的。
全軍突圍,每個人都覺得不可能。所以,必須分兵突圍。
那分幾個方向呢?
如果兵力夠,蔣全義更願意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突擊,這樣就算三路被殲滅,或許有一路運氣好,能活著回去,總比全軍盡沒要強。
可眼下,這千把人,如果分成四個方向,那不如直接升出脖子讓敵人砍就是了,好歹死前不用再跑個七縈八素的。
最後蔣全義定下了,分兵兩路,一路向南,一路向東。天平
將士們沒有異議,可誰往東,誰往南,又起了爭執。
蔣全義原本是想,自己帶著主力向南突圍,然後挑選少量精幹之人向東突圍。
向南的,必死無疑。
向東的,或許有一線生機。
因為黑夜之中,敵人警覺到己方要趁黑夜突圍,第一選擇勢必是追截人數多的,如果是主將蔣全義在,那就不用選擇了。
所以,只有少量人的另一個方向,才有可能被敵人忽略。
可將士們不同意啊。
誰都明白,說是突圍,實際上是九死一生。
向東也未必是活路,既然決定站著死,那何必再執拗於一絲生機?
把這絲生機留給主將,那麼主將在,泰州衛不死。
就算回到杭州府,主將總能儘可能地去照顧戰死者的家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