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漢明>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 (1 / 2)

“都道天下無主,有德者居之。然,以襄之見,狗屁!”冒襄面不改色地大聲說道,“天下無主,有能者居之,方為正理!”

“何解?”

“能,非才能,實力也!觀天下之勢,北方清廷如同蛇吞象,如果有十年亦或者二十年容它緩緩圖之,或真可一統天下,但王爺數年間從江南崛起,已經斷了清廷南下的可能,永曆朝晉王北上,更是斷了清廷西進之路,經王爺江北一戰,清廷頹勢已現,收縮自保已是不可逆轉之勢,北伐功成,僅是時間早晚罷了……。”

“如今天下,就如漢末群雄爭霸,三足鼎立之局,王爺在東,延平郡王在南,永曆朝在西……如果早幾百年,臣必定會認為日後天下共主,會出現在西南……。”

“哦……為何?”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川蜀地利得天獨厚,相較於各方而言,如同化外之國。”

“繼續講。”吳爭不置可否。

“可今時不同往日,王爺的北伐軍火器犀利、勢若雷霆,再無須顧忌堅城厚牆,加上經濟東移,朝廷歲賦沿海佔了六成……加上天下人才,江南佔據七成,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只要王爺願意,定可成就不世偉業。”

“按你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南面延平郡王也符合,為何說本王就可成就偉業?”

“延平郡王出身卑賤……。”

“本王出身一樣不高貴。”

“不。”冒襄斷然道,“王爺高貴!”

吳爭忍不住睜開眼睛,疑惑地問道:“本王為何自己不知道?”

冒襄一本正經地道:“雖說坊間謠傳王爺是惠宗後嗣,王爺卻並未藉此以宗親自居,已為天下人讚賞、認同,更可貴的是,王爺先人,數代盡心守護惠宗後人,忠義之心,唯天可表……王爺乃忠義之後,天下誰人敢說王爺出身不高貴?”

吳爭瞠目結舌,自己的出身,竟還能這般解讀?

這讀書人的嘴,太能了。

冒襄道:“永曆雖有大義在身,可強臣弱君,手中並無一絲可與王爺逐鹿的本錢……。”

“本王想問,義興朝已有天子,你,是在勸孤篡位自立嗎?”吳爭冷冷地問道。

冒襄絲毫不為吳爭聲調中的冷所動,他坦然道:“王爺想來比臣更清楚,義興朝天子,處境怕是與永曆並無二致。”

“你說得對。”吳爭竟點點頭道,“不過正如你所言,只要本王願意,定可成就不世偉業……可本王想問的是,孤不願意呢?”

這下冒襄驚愕起來,這世道還有不願意君臨天下之人?

“你說你未醉,本王給你說話的權力,但既然不是醉話,你在本王面前所說的一切,將是你獲罪的理由,因為你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在酒肆可以狂言時政的白衣讀書人。”吳爭淡淡說道,“不教而誅是為虐,孤問你三個問題。”

冒襄額頭有汗珠子落下。

“義興朝天子再弱,也有不少忠於宗室之人,一旦本王廢君自立,義興朝必起內亂,到時內戰一起,無力北伐,孤豈不成了民族罪人?何解?此為其一。”

“永曆朝遠在西隅,相較於大西軍三十餘萬人而言,孤的北伐軍才二十萬,一旦孤篡位自立,永曆帝自然不甘雌伏,必起兵討伐,到時孤便是兩面受敵。何解?此為其二。”

“南海延平郡王鄭森,名份上隸屬永曆,雖說歷來聽調不聽宣,但出於本王水師在海上對鄭家水師的威脅,一旦孤廢君自立,其必與永曆帝站在一起,孤便要面對三面受敵。何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