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莫問七劍”、“白馬文化”、“黃何明”、“田園木戈”投的月票。
在鄭彩從中斡旋之下,王一林順利勸降了這支水師。
但問題來了,鄭彩該如何處置。
吳爭將這個問題的處置權給了王一林。
王一林起初是根本不想這個問題,在他心裡,從來不會猶豫殺人,而且是殺一個差點害死自己和十一艘戰船的人。
可真到了鄭彩順利勸降這支水師的時候,王一林猶豫了。
殺鄭彩,必定會引發剛歸降水師的混亂,這對於內部的整肅是不利的。
不是鄭彩在他們心中有多高的地位、多重的份量,而是唇亡齒寒!
在張名振的敦敦勸說下,王一林終究接受了現實。
主動向吳爭懇請赦免鄭彩,並任命鄭彩為自己的副將,水師副總兵。
吳爭沒有猶豫,一口就答應了。
王一林的大度和提攜,著實令鄭彩感激涕零,他其實在心裡,已經有了被王一林過河拆橋的準備。
可鄭彩為何還願意,隨王一林去勸降呢?
說穿了,無非就是想搏一搏。
因為不去,死定了。
去了,成功勸降也算是立功,或許能活。
就是這麼簡單。
……。
但這樣大規模的海戰,想要隱瞞已經是不可能了。
也就是說,王一林的“海盜”生涯,應該是幹不成了。
經過三人仔細商議之後,決定在大將軍府旗下,組建第三支水師——陳錢山水師。
這支水師已經無須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一切都是現成的,主要是換裝和供養。
它的主要職能,就是南北巡航,以保護進出杭州、吳淞兩個港口商船。
吳爭隨即下令,令王一林將原麾下倖存的戰船和人員,還有這支剛剛歸降的水師帶往陳錢山據地進行休整、改編。
實際上,這就是將這支水師隔離出戰場。
因為吳爭明白,這樣巨大的損失,鄭成功不可能沒有反應。
該來的,總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