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一片詳和。
戰爭遠去,百姓心也就定了。
百姓的記憶,就只有短短的一、二日。
隨著錢莊弊案,朝廷給予全額的補償,對之前民亂的寬赦,百姓再無與朝廷對抗之心,一個個眉開眼笑,繼續當他們天子腳下的順民。
朝廷、各衙門執行的效率也高了不少,政令的下達也順暢了許多,往日手腳不乾淨的各官員也收斂了起來,如果說,這種情形能夠維持個十年、八年,那真得可能迎來一個義興盛世。
太傅府中。
黃道周與錢肅樂相對而坐。
“希聲兄,此事關乎我朝百世基業,若能成事,希聲兄必能名垂青史……還望希聲兄秉公忘私,以天下為己任。如此,善莫大焉!”
面對著黃道周侃侃而談,錢肅樂臉色不虞。
錢肅樂沉默著,杭州府的訊息,吳爭對宗室動手,朝廷的反應也甚為激烈。
做為新任義興朝首輔,錢肅樂兩難。
皇帝執意調動大軍向南警戒,他無法阻攔,雖說是首輔,但誰都知道,這首輔之位,皇帝是看在吳爭臉上賜予的,其實也就是個傀儡般的職缺。
錢肅樂已經對明室無信心,在京城弊案發生,朱慈烺令禁軍對吳爭動手之際,錢肅樂就對明室失去了信心。
然而,這事發生在京城弊案之前。
錢肅樂是個正人君子,在其位謀其政,不得不嘔心瀝血。
為得,不是明室,也不是為了吳爭,為的,就是這天下黎民。
錢肅樂很清楚形勢,合則利、分則敗,如果內戰,天下分崩離析,再無北伐之可能。
所以,當之前還是首輔的黃道周上門來,懇求他暗中聯絡女兒錢瑾萱,實施這計劃時,錢肅樂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
雖然錢肅樂也明白,這事會損害到自己的親生女兒,但在錢肅樂心裡,與天下芸芸眾生的福祉相比,一切都可以犧牲,哪怕,是自己的女兒。
黃道周的謀劃其實很簡單,將當時還是長公主的朱媺娖和吳爭撮合在一起,那麼,一切就都順了。
聯姻,在這個時代,無疑是最好的正治手段。
雖然這樣一來,錢瑾萱的正妻身份鐵定不保,沒有長公主肯做偏房的,也沒有哪個臣子會容忍長公主做偏房。
但這樣一來,雙方的聯合,足以穩固義興朝的正治,也足以抵禦來自江北敵人的覬覦。
應天府面上詳和,可私底下,暗流湧動。
黃道周也無奈,他也已經投靠了吳爭,可他一樣認為,義興朝亂,對吳爭沒有好處。
問題是吳爭斷然拒絕了朱媺娖地善意(不是朱媺娖登基後的那次,是朱慈烺派朱媺娖前往江陰的那次),使得此事不可能走明道,只能暗中撮合,因為明著被拒絕,太損皇家顏面了。
於是黃道周秘密見了朱媺娖,打算以柔克剛,走吳爭內室路線。
動用周思敏和錢瑾萱二人為助力和說項。
為了說服錢肅樂,可以將朱媺娖、錢瑾萱同為夫人,地位平等。
朱媺娖首肯了,但有了這幾年閱歷的朱媺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順手牽羊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