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不受控制時,那就是匪!
為禍之甚,尤過於盜匪。
可此時,長公主已經啟程出正陽門兩個時辰,顯然是遠水解不了近火了。
去稟報朱慈烺。
朱慈烺滿臉涕淚,也無計可施,只說“朕已閉關自省,一切國事皆由長公主處置”。
首輔黃道周及群臣無奈之下,只能抽調宮中千名禁軍前往增援金川河。
以求可以穩定局勢,保證城中不亂。
黃道周是個治國能臣,人也剛正不阿。
可他確實不善排兵佈陣。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黃道周應該集中手上禁軍,死守皇城。
而不該再將本已捉襟見肘的兵力分散。
而一千禁軍增援金川河,能起到多少作用?
將亂兵殲滅,肯定是做不到的,那麼火上添薪豈不更助長火勢?
最關鍵的是,城外敵人還在虎視眈眈。
只有固守皇城,然後黃道周自己前往金川河,向亂兵陳說利弊,代表朝廷向亂兵和亂民作出承諾和保證,來換取民眾的諒解和同仇敵愾之心。
如此才是快速平亂的辦法。
本身京城百姓就沒有想助紂為虐之心,他們只是激憤自己的利益被官府侵害,加上有居心叵測之心的挑唆和鼓動,才演變成一場民亂。
在洪武門外,禁軍處理不當,射殺民眾,更將這場民亂變成了暴亂。
但此時的亂兵還可控,因為他們只是激憤受到不公正對待。
只要有足夠魄力的人進行勸說和承諾,這支亂兵還是可以重新回到抗敵戰場上去的。
可惜,義興朝廷錯過了這次機會。
倒也不能完全怪黃道周處置不當。
其實黃道周的心裡也想到過這麼做,但他更擔心的是,他的離開,會讓皇城淪入敵手。
其實已經很清楚,包括錢謙益等數十官員的無端失蹤,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民亂,而是有人在推波助瀾,可眼下絕不是追查的時候,這時候追查,更會使得人心惶惶,一旦連宮裡都亂了,西、北門的抗爭就沒人指揮和管理,那什麼都完了。
所以,黃道周在不知道宮中這上百官員誰忠誰奸的情況下,不敢離開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