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恐怕就是多鐸今日不顯身的真正原因。
想到這,吳爭額角豆大的冷汗瞬間浸出。
嘴裡尚未嚥下的一口水,在嘴唇無意識地張開下,滴落下來。
嚇得宋安、厲如海等人臉色大變,他們甚至以為吳爭突然中風了。
天知道,這樣的少年中風的機率,恐怕比中五百萬更小。
宋安情急之下搖晃著吳爭的身體,喊道:“少爺……少爺,你怎麼了?”
吳爭這才回過神來,急道:“不好,多鐸已經識破了我等的用意,他派博洛前來虛與委蛇,可事實上,他很可能已經率清軍主力去阻擊我君臣,哎……一時失算,低估了這建虜頭子。”
他的話,讓所有將領目瞪口呆。
宋安更是急白了臉,“那怎麼辦少爺?小姐、夫人可都在那一路啊?”
厲如海道:“大人,要不趁博洛無備發起突擊,擊潰之後,再增援陳勝部?”
吳爭搖搖頭道:“此時意外停止前進,博洛心中必有疑惑,無備,是不可能的。加上清軍人數還略多於我部,野戰恐怕兩敗俱傷,最後一樣無力增援陳勝部。”
一邊還帶著傷,吊著膀子的沈致遠插口道:“既然大人你無端突然停止前進,博洛都沒有發作,這表明清軍並沒有想與我軍開戰的意思。由此我推測,多鐸是想禮送大人出境,方便他對陳勝部動手。只要離開嵊縣,到時大人就算發覺不對,也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火了。”
吳爭點頭同意沈致遠的推測道:“想來應該如此。”
沈致遠繼續道:“這是一個難解之局,清軍兵力是我軍的三倍,我部只有六千人,博洛有八九千人,只要我部過了三界,大夥都知道,三界官道一邊靠山,一邊臨江,我部與博洛所率清軍,總計一萬五千人,擠在三界一條官道,不管是攻是守,都無法速勝,也就是說,博洛只要率軍堵住三界官道,我部騎兵就難以發揮優勢,就算拼死強攻,一天之內,也無法突破清軍防守,更不可能增援陳勝了。”
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三界的地形,原梁湖千戶所出來的人都明白,因為當時就在那,擊潰了兩千韃子騎兵。
幸好今日吳爭在臨近三界時突然意識到不對勁,執意下令停止前進,否則,真要過了三界,那就算想回來都難了。
沈致遠的話,剖析出了多鐸的用兵意圖。
沒錯,多鐸打得就是這個主意,他比吳爭估計得更敏感,從吳爭提出要帶數百人一起北上的要求,多鐸就猜測到吳爭的意圖。
可多鐸確實很為難,清廷不斷地催促他南下,他不得不對吳爭的要求進行妥協。
可多鐸並不好相與,他立即意識到,這或許對吳爭對明廷有個機會,但他自己也是一個良機。
只要將計就計,以博洛為障眼法,迷惑吳爭,讓吳爭以為計謀得逞,這樣他就可以率主力圍殲明廷那另一路。
由此帶來的收穫非常巨大,不僅可以對明廷一網打盡,還可以順勢清除護送的明軍,也就是說,只要消滅了這支護送明軍,平崗山明軍勢力就算不被清軍殲滅,恐怕也難以對紹興府造成威脅。
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於是多鐸研究紹興府地圖,擇出明廷撤退的路線,定下計策,一面同意吳爭的要求,一面組織起軍隊囤於平崗山和海邊的必經之路。
多鐸不怕因此引發雙方再次開戰。
只要順利達成戰術目的,就算開戰,吳爭的實力已經大損,就算應天府能守住,杭州府也在清軍的兵鋒之下。
到時,多鐸甚至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直接揮師渡江,掃蕩杭州至嘉興府一線。
從而對應天府形成南北夾擊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