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任人屠宰的格局不破,明軍崩潰是早晚的事。
所有將領急在心裡,可一時間拿不出辦法。
形勢萬分危急之時,救星終於到了。
陳勝與池二憨率軍趕到,拯救了明軍於危亡之間。
沈致遠迅速率六百多騎兵,衝擊博洛尾部。
池二憨部一分為二,一路由池二憨率領增援廖仲平部,一路由陳勝率領由另一面側擊博洛部。
這近六千生力軍的到來,迅速緩解了搖搖欲墜的態勢。
戰局開始平穩,雙方的戰力取得了平衡。
這個時候,錢肅樂終於做對了一件事,他兩次提議將城中三千守軍派出,直擊之前被明軍打得狼狽不堪的前攻城清軍。
而這時,朱媺娖、張煌言都沒有反對,張煌言毛遂自薦,要求親率大軍出擊。
於是,這支三千人的軍隊,成了壓垮清軍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多鐸的大軍被死死地擋在了西面入口,無法加入戰場。
而戰場中,原攻城的清軍僅有四、五千人,加上博洛三千多騎兵,加起來不過八千人。
而明軍扣除廖仲平部和之前傷亡,還有約七千人,加上沈致遠的騎兵和陳勝所率二千人,如今再加上張煌言率軍出城三千人,總計兵力已經達到一萬二千人之眾,而這其中近一半是生力軍。
博洛騎兵雖強,但經過幾次衝殺,馬速已經降低,與明軍步兵形成膠著,很難再發動高速衝鋒。
也就是說,在這個區域性之中,清軍已經落在下風。
勝利的天平開始嚮明軍傾斜。
如果真能將這一部分清軍擊潰,那說不定紹興府的歷史還真能改寫。
因為折損了這一部分清軍,多鐸麾下除了留守驛亭和派駐紹興府的人馬之外,就只有他親率的一萬人了。
這種兵力只能與明軍割據相持,而無法碾壓消失。
可這僅僅是願望,博洛戰場敏感度非常高,他在確認多鐸大軍無法迅速突破明軍阻擊時,就迅速接管了戰場清軍的指揮權,下令以一千騎兵為先鋒開道,另二千多騎兵殿後阻擊,全軍向北撤退。
這個命令,拯救了戰場清軍。
張煌言率部正在向北的路上,最北面的原攻城清軍此時還未與張煌言部接觸,從容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