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爭聞聽後,雖然憤怒,但心中總算是鬆了口氣。
此消彼漲,如果吳勝兆部投敵,那敵人的實力就會大漲,現在至少能確定吳勝兆部還沒有投敵,這就是最大的好訊息。
吳爭想了想道:“替本官傳信於吳勝兆,告訴他,蘇州城中有洪承疇。”
“是。”
吳爭不知道這話能不能讓吳勝兆攻城,但吳爭想試試,同時也告訴吳勝兆,清廷中有洪承疇這樣的人在,就沒有他吳勝兆的出頭之日。
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自己將面對越來越多的清軍湧來。
而且,紹興府已經傳來訊息,台州府失守,清軍已經向溫州府進軍,同時已經有前鋒向紹興靠近。
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雖然紹興府有一萬五千軍隊,可面對多鐸和勒克德渾會師的兵力,恐怕是抗不住的。
必須儘快攻下蘇州城,威懾應天府,攻敵必救,才能圍魏救趙。
吳爭開始召集死士營。
……。
蘇州城內,東城的府衙已經被洪承疇徵用為行轅。
面對數十個文武官員,五十有四、臉型瘦削的洪承疇沉聲道:“防守二日,我軍依仗城牆之堅,居然數次被敵軍攻上牆頭,今日更是差點失守,諸位是想讓本官在蘇州城與城共亡嗎?”
從歸降清廷起,洪承疇從不認為大明會贏。
與其讓天下萬萬百姓在這兵火中煎熬,不如讓清廷一統天下,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嘛。
“屬下不敢!”眾官員低頭應道。
一個文官道:“稟大人,自大人親自率軍來援,城中軍民士氣高漲。以下官之見,當遣一支偏師出城,襲擾城外明軍,如此可亂敵軍陣腳。”
一個武官出列道:“稟大學士,明軍攻克杭州、嘉興兩府,繼而逼降松江府,士氣正旺,如果出城與之野戰,恐怕結果未必如願。”
文官回頭反詰道:“董將軍這可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難道董將軍認為,大學士親臨蘇州城督戰,城中軍民士氣不如城外敵軍嗎?”
武官怒道:“末將乃就事論事,這與大學士親臨城中何干?”
另一名武官附和道:“末將以為董將軍所言極是,出城野戰,須分時機,我等能想到的,城外敵軍主帥也能想到,若是遭遇伏擊,恐怕得不償失,請大學士三思。”
洪承疇板著臉冷冷道:“不必出城。本官想看看,明日敵軍如何攻城。諸位,說說明日城防部署、如何應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