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中,軍隊就是自己的命。
吳勝兆雖說在吳爭面前嘆苦博取同情,可吳勝兆只向強者曲膝。
如果吳爭這次失敗了,其麾下大軍折損,那麼實力就不足以壓服自己,自己還用跟著他幹嗎?
自己還不得向紹興府再提提要求、待價而沽?
可問題是萬一吳爭要是真贏了呢?
到時自己如何交待?難道說,自己率軍在東門外從頭至尾坐視了一場戰役?
當明軍大炮炸響時,吳勝兆有過一次進攻的衝動。
但發現後續明軍並沒有順利破城時,吳勝兆的衝動就很快消失了。
自己需要做的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
吳勝兆決定繼續觀戰。
蘇州城,清軍確實有援兵到達了。
但援兵不足以激發守軍如此高漲計程車氣。
隨之而來的人,才是守軍士氣高漲的主因。
這來的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漢奸,時任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洪承疇了。
這廝原本是在北京的。
因順治對他的器重,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
可去年,多爾袞的“剃頭令”激起了江南漢人的強烈抵抗,多爾袞只能派洪承疇取代多鐸來江南滅火,任命他為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敕賜便宜行事,但對於“禁止機密”之事須與平南大將軍貝勒勒克德渾參酌施行。
如今勒克德渾去了江西戰場,杭州府被明軍光復,且明軍順勢而上,進行北伐。
這就讓洪承疇在應天府有些坐不住了,如果蘇州一失,那應天府就會被明軍包圍,成了江南一座孤城,那就無法向清廷交待了。
於是,細思之下,洪承疇親自率一萬鑲黃旗八旗軍前來支援蘇州。
在洪承疇看來,這或許是大勢之下的一朵小浪花,雖然奪目,但如流星一閃而逝。
在他看來,大明已經亡了,再頑強地反抗,只僅僅是徒勞。
既然如此,何不順勢而為呢?
洪承疇決定,親自來輾碎這隻小螞蟻,從而為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再釘下一根鐵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