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其實朱海鵬一直有所研究。
甚至和蘇七月也有過幾次長談。
但是最終卻也只能止步於交流、探討這一步,沒辦法再深入了。
原因很簡單:這種新式作戰部隊的建設,是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員投入的。
一定要軍區大佬們首肯,拿出重點扶持的姿態之後,才能往下走。
否則的話,即便c師有r集團軍作為後盾支援,怕是也能難爭取到相應的資源。
至於w旅,那就更難了。
雖說w旅是軍區直屬部隊,可軍屬直屬部隊又不是它一家。
說起“快速反應”的話,狼牙特戰旅似乎更有資格呢。
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下,w旅想往下走,同樣非常困難。
不過,蘇七月讓朱海鵬佩服的地方就在此處了。
在資金和人員都沒有得到支援的情況下,他自己已經開始鼓搗相關的理論,並逐步應用到實踐中了。
這次的演習,他在幾次用兵上,就都展現出了“快速反應”的思維模式。
也正是看到了紅方w旅的這些閃光點,朱海鵬對這次演習中自家c師的落敗,並沒有太多懊惱,更不會有什麼不服。
他只是有些憂慮:輸了這場演習之後,自家c師還能拿到“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建設的入場券嗎?
朱海鵬暗暗感慨的時候,他身邊坐著的常少樂自然全都看在了眼中。
對朱海鵬這個老部下,常少樂一直是非常信任和支援的。
之前有意無意地透露出“快速反應”這個點,也是對朱海鵬的一個小小的提示,讓這個老部下接下來多重視一下。
他相信,朱海鵬從自己的談話中,是能領悟到這層意思的。
不過,常少樂不知道的是,朱海鵬誤以為接下來是軍區要大張旗鼓地搞“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
殊不知,真正要搞這個建設的,是總部。
是的,幾周之前,自己跟著軍長去總部參加會議的時候,就聽到了這個訊息。
經過兩年的考察、調研,總部領導認為成立一支陸軍“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開始籌備建設了。
這個議題丟擲之後,會議上幾大軍區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