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茶,清香撲鼻。
“這些內容,來自前些時候從幽州獲得的一本古書,部分內容,有些編排中原三教,但箇中的一些故事,頗有借鑑。”
李啟所論述內容中,無論是慈航靜齋尋找撥亂反正的真命天子,協助他們統一天下,甚至為了對付大魔頭不惜以身飼魔,還是樓至韋馱的負業法門,從始至終無怨無悔,都是讓三位和尚重新定義如何振興佛門。
原來還可以這樣玩啊...
李啟說的這些事,無論真偽,對他們三人都頗有啟發。
“以身飼魔...咳咳...幽州邪魔專寫這些外道。”
定慧關注的側重點是以身飼魔,表面上訓斥為外道,內心則考慮如何運作這件事。思來想去,徐州境內的玉池隱庵,很適合擔任此事,不過幾位老尼很難打交道。
何況都是群剃度的老尼,根本沒有幾位代發修行弟子,具體細節,還需要仔細規劃。
三定之中,定慧最為務實,現在他的思路一下子開闊起來,回頭便打算回佛門策劃這件事,主要在九州其他地方,的確有些魔教大魔頭,適合用這樣手段對付。
另外一方面,定通與定普則對樓至韋馱故事頗為感慨,兩人聽著故事過程中阿彌陀佛不斷念著。
“那位佛者選擇負業修行法門,最終歸返初衷,未墮惡道,而眾生議論褒貶與奪,亦不再動搖佛者初心。此乃真正的佛者,編寫此書之邪魔,或許本身出自佛門,修煉相同法門,故此有所怨懟。”
“阿彌陀佛,編書那人或許並不清楚,負業修行的真髓就是替天揹負罪業,手段往往帶有天道無情的色彩,以達到挽救蒼生的目的。若那人能領悟,必然實力不亞於書中的樓至韋馱。”
負業法門的佛門武學,在佛門歷史上的確存在過,但無一都發狂入魔道...
“他之武學,屬於上古根基流武學。”
原是上古時期佛門先賢,三位老和尚聞言點了點頭,倒不會去質疑真偽,因為這些故事對他們來說更多是開闊思路。
雙方接下來交流就是很愉快,李啟雖不像李渡與洛天凡那麼有錢,但勝在李啟現在在信都內名望很高,雙方交流結個善緣也是好事。
這份名望,何時能轉化為對佛門有利條件,三位大師並沒有短期收穫意圖,他們今日出現就是給李啟賣一個好,希望結交一番。
說了那麼多,李啟再給三位老和尚遞茶時,就連高冷如定通,定普都客氣許多,這時候李啟輕輕開口到:“三位大師來自雍州雪隱寺?”
“是...”
李啟根據自己在竹林寺學到有關九州各方勢力資料內容,組織語句不急不緩到:“傳聞雪隱寺設有特殊機構,專收俗家子弟編制為雪隱衛,不知這次冀州境內有幾人?”
雪隱寺的雪隱衛,是佛門在雍州境內最強的武裝力量之一,每一位雪隱衛都是內丹修為強者,練有佛門金剛不壞功體。
“有數人,皆為佛門俗家弟子,專程護送吾等。”
護送倒也是客套話,三位老和尚剛剛到冀州人生地不熟,自然需要有人護持照應,雪隱衛就是最好的保鏢,不過這些雪隱衛年紀不過十八左右,論資質屬於上乘。
“這次六部新生大會,倒是期待釋部發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