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CL和LL當中,一開始就是男主的心裡獨白。
其實古川浩澤個人更傾向於之前的遊戲的表達方式,《去月球》讓他總覺得有些混亂,抓不住重點的感覺。
如果你沒法精準定位主角的話,你就很難代入了。
「好啦好啦,修車費用我會找公司報銷的。」尼爾說,「反正我們已經到了,去車上拿著儀器,我們走上路上去吧。」
到這裡,鏡頭演繹的部分已經結束了,古川浩澤發現自己可以操控角色。
去月球採用的是跟傳統的回合制RPG一樣的操作模式,早期的勇者鬥惡龍和最終幻想都是這樣——
在大地圖當中有兩個小人兒。
排頭的那一個就是男博士,在他的後面跟著剛才一起下車的女博士。
接下來應該就是探索時間了。
古川浩澤來回走動著,在進入房子之前想要蒐集一些資訊。
結果轉了半天。
除了【撞到樹上的汽車】和被撞死散發著焦臭味的松鼠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可供探索的。
不過呢,整個大地圖做得相當漂亮就對了。
海島上面的樹、鮮花,還有燈塔,都具有童話故事的美感。
嗯……
沒有什麼資訊,看來得進房子吧。
按照古川浩澤的想法,這大概是pokeni將《被窩男》跟《陰陽師》進行了結合,用了被窩男式的畫風和表現,卻用的是陰陽師的操作模式。
只不過這遊戲看起來不太像有戰鬥的樣子。
兩人一路走到半山腰的老宅子門前,敲了敲門。
「我預感今天要搞到很晚。」伊娃·羅莎莉恩說。
「來了來了」二樓探出了一個年輕女人的身影,朝兩個人打了招呼,「馬上下來」。
門開了,年輕女人問:「兩位是西格蒙德公司的吧,快進來吧。」
「唉,夜班,我該愛你還是恨你呢?今晚肯定要通宵了。」尼爾·瓦茨小聲抱怨到。
「別廢話,別忘了搬工具箱」羅莎莉恩博士拍了拍他。
「我的付出和薪酬完全不成正比。」瓦茨博士搬起了儀器,跟了上去。
進了門,那位年輕女人自我介紹:「兩位好,我叫莉莉,是這家的女傭。這兩個是我的孩子,莉莎和湯米。」她說著,指了指身後鋼琴邊上的兩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