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份檔案很長,很詳細,但是卻將三體的劇情,幾乎事無鉅細的羅列了出來,看得人幾乎是熱血沸騰。
最終郭凡還是說服了葉凡,葉凡爽快的投資了一百億元,作為電影系列的啟動資金。
得益於受到了李慶的影響,郭凡這邊也立下了“生死狀”,在提交了新一部科幻電影的一年內,如果沒有五十億票房以上,大唐影業所有管理層全部捲鋪蓋走人。
若是票房有五十億以上,那麼大唐科技會將票房分給電影院之後的純利潤,全部當做獎金給他們所有人。
所以他們在受到了金錢的影響之下,幾乎是連新年的假期都打算不休了,打算通宵達旦的進行工作。
畢竟人這一輩子,拼的就是一個翻身的機會。
機會如今就在面前,如果他們還不去爭取,不去抓住這個機會的話,那可就太令人可惜了。
影業的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接下來迎接葉凡的,就是第三批採礦飛船的迴歸。
在七天後的近地軌道中。
阿美堅的太空防禦理事會監察哨發現了不同尋常的情況。
在上次的“天災日”之中,因為隕石撞擊所導致的二十億人傷亡的慘重代價之後,無數國家將目光集中在了太空中。
特別是在航天技術日漸猛增的現代科技中,人類若是想要不計成本的邁出太空,已經不是太過於困難的事情。
在“天災日”中,因為在地月軌道外的小行星被月球內部的殲星炮所打成粉碎,小行星化作無數隕石襲擊了地球。
伴隨而來的就是整個地球上空的衛星幾乎都被席捲而空。
空間站和太空望遠鏡之類的大型太空設施,一個都沒有留下來,空間站內部的宇航員,也伴隨著漫天的隕石而墜入了大氣層。
這相當於是太空軌道的重新洗牌,大夥兒都鉚足了勁的往太空發射衛星搶佔軌道。
連帶著跟航天有關的各大配件供應商,以及一些私人的航天公司,一時之間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
一些沒有發射衛星能力的小國,還有那些被隕石摧毀了發射中心,暫時失去發射能力的國家,逐漸將目光轉移到了擁有發射衛星能力的大國身上。
美洲以阿美堅,歐洲以蘭西帝國,亞洲以華夏為首的大國逐漸成為了各國航空目光的中心。
因為歐萌在“天災日”那天損失慘重,有幾個國家宣告解體,迫於民眾的壓力,歐萌組建了“地球宙斯盾”組織,專心注重來自地球之外的威脅。
這個新興的太空防禦組織,與阿美堅的太空防禦理事會,以及華夏最新成立的亞洲太空軍,並立成為地球上三大太空軍事組織。
因為華夏在天災日中所受到的影響,幾乎是可以用“忽略不計”來形容,所以其發射衛星的能力,根本就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
再加上其經濟已經一舉越過了當今世界上的所有國家,所以其影響力在亞洲完全是頂級的。
所以目前華夏要整合整個亞洲的力量為己所用,在成立了亞洲太空軍之後,幾乎大半個亞洲的國家都望風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