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站在那個螢幕前,一邊讓起源掃描其中的文字進入資料資料庫,一邊檢視著。
越是看下去,葉凡就越是感到震驚。
他足足在這個螢幕前站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將這份研究資料全部都看完。
葉凡頓時是深吸一口氣。
這是關於氧氣方面的研究報告,以及最後的解決方法,總而言之,按著他的思路來的話,可以將人的壽命翻上許多倍。
而在這份資料中,葉凡不止一次的看見過關於“科學養生1.0”方面的字眼。
這明明是系統裡面才有的科技,為什麼會在這裡出現?
只可惜當時的研究人員,已經不在人世,否則的話一切都可以弄清楚。
而葉凡知道,這份研究報告若是拿出外面的話,定然會直接轟動整個生物行業的科技圈。
大家都知道,氧氣是一種非常活躍的物質,它會跟很多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例如氧化鐵,氧化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在地球形成之初的時候,地球並沒有誕生植物,所以當時的地球上游離氧非常的少,絕大多數的氧氣都是以化合物的方式存在,因此地球的早期生命都是在無氧環境中生存。
一秒記住://
對於它們來說,氧氣就像是一種致命的毒藥,當藍細菌透過光合作用釋放大量氧氣的時候,很多無法適應氧氣存在的生物都滅絕了。
然而這對於人類這種特殊的生命體而言,氧氣卻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旦離開氧氣的話,人類連十分鐘都未必活得下去。
而這篇研究報告上顯示,氧氣就是一種慢性毒藥,然而卻是人類存活下去必不可少的因素。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上來看,有毒物質一般是由該物質進入到了人體之後,能夠導致人體的健康受到損害。
但是俗話說,脫離了劑量去談毒性的話,都是耍流氓的。
實際上所有的物品超過一定劑量之後,都有可能會化身成為毒藥,例如說過度喝水就會造成水中毒,氧氣含量過高就會造成氧中毒。
若是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非常高的話,例如是百分之百的氧氣,那麼這個時候就會導致人類昏厥,病變,甚至是死亡。
然而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卻並沒有這麼高,而是佔了大氣成分大概的21%以上,在這種劑量之下,氧氣對人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儘管空氣中的氧氣對人體的影響非常的弱,然而從這份研究報告上顯示,氧氣卻是是會引起人體發生病變。
而這個原因就是因為氧氣是一種非常活躍的物質,它在進入了身體之後,其中的一部分氧氣會失去一個核外電子,從而變成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會掠奪細胞的核外電子,從而導致正常的細胞受到損害,這就是生物的氧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