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
全場所有人直接是震驚了,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
此時那個兩千多平方米的大螢幕上,所顯示的就是關於國產22奈米光刻機的相關資料,以及開放代工的事情。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投來了火熱的目光。
原來剛剛葉凡了那麼多的東西,完全就是為了現在光刻機的登場做出準備。
如果大唐科技真的擁有了生產22奈米晶片的能力,那麼大唐科技將會趁勢成為華夏整個高科技行業的龍頭霸主。
要知道這可不是蓋的,目前而言國產晶片能夠量產的晶片,也只有90奈米,而國產22奈米的光刻機對於一些人來,依舊是遙不可及的一場夢。
光刻機對於我們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了高層幾乎要舉國之力,將高賭光刻機研究出來的節奏。
為此國家每年撥款兩千多億投入晶片行業中,然而這筆錢就像是石頭砸進大海中一樣,只能掀起一點浪花,就直接石沉大海,再無訊息了。
現在大唐科技竟然有生產22奈米光刻機,並且開始外包代工了?
所有人都像是做夢一樣,就連目前國內最頂尖的晶片代工和研發企業中芯科技的大佬,都無不感慨唏噓。
所有人都深深的意識到,晶片被國外壟斷多年的時代,已經徹底成為了過去式!
主席臺上,那名從事晶片行業研究多年的老院士,手中拿著的保溫杯都不免顫抖了一下。
作為晶片研發行業半輩子的老前輩,他怎麼可能不知道22奈米的光刻機有多麼的難以製造。
一早在2018年,就有傳聞中科院已經制造出來了22奈米光刻機,然而這跟大眾們認知的光刻機完全是兩回事。
其實是該光刻機最高線寬分辨力達到了22奈米,而不是已經可以量產22奈米光刻機了,這其中有著很大的區別。
雖然是這樣,但是想要量產22奈米的晶片還不是這麼簡單,需要再經過一個長期的技術調整,這中間很複雜,總之目前這臺光刻機還無法量產晶片,連基礎的22奈米也無法量產。
中科院研製的這種光刻機不能用來光刻CPU。它的意義是用便宜光源實現較高的解析度,用於一些特殊製造場景,很經濟。
光刻機不光是製造晶片用。一張平面,不論矽片還是什麼材料,想刻出繁複的圖案,都可以用光刻,就像是照相一樣,將影象投在感光底片上。
所以他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站出來澄清傳聞,然而當時這個訊息實在是太火爆了,許多的自媒體直接就斷章取義,歪曲了事實,認為我們真的擁有了可以生產22奈米晶片的能力。
但是作為業內人員而言,他他是再清楚不過22奈米的光刻機到底有多麼的難以製造。
然而現在的葉凡,卻直接宣佈大唐科技擁有了生產22奈米晶片的能力?!
這像是在沙漠裡行走,突然之間就看見了一片綠洲一樣。
雖然22奈米距離現在市面上頂尖的7奈米晶片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然而。
自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東西,別人家的東西再好也是別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