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不服?
服個屁啊!
此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
餘程冬三言兩語之間,就將所有人的情緒調動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也是一名中芯科技的大佬舉手發言。
“對於餘總你的問題,我想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是會對這樣的技術霸權而屈服的,包括我也一樣,我之所以搞晶片,是我不想再經歷當年那個電話座機貴,
買個手機也貴,話費更加昂貴的年代,當年那個年代,國內通訊完全被國外壟斷,人家隨便定價格,我們沒得選擇。”
“後來你們花為公司,以及國興公司開始發力,通訊費用才漸漸降了下來,可能你們不知道,在九十年代裝一臺電話居然要幾千塊錢,毫不誇張的說,這筆錢在當年可以買一套房子,
我們一直都以為是三大運營商在撈錢,但是實際上錢都給老外賺走了,這是因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技術,只能選擇購買別人的技術和裝置,
人家舒舒服服的賺走大頭的錢,而我們辛辛苦苦去代工,利潤甚至還不如別人,還要卑躬屈膝的向人家購買技術,如此迴圈反覆,國內的勞動價值全部都進入了外國資本家的口袋中。”
“所以我才帶著人進軍晶片行業,雖然我們的晶片不如人家的好,但總歸是自己的,人家的再好,
也始終是別人的。”這名大佬發言完畢之後,在場的一些靠“買辦”起家的企業,都是不約而同的微微低頭。
“嗯,確實是這樣的,我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小時候我懵懵懂懂的,只覺得爸媽每天工作都很行苦,但是家裡的條件依然不好,接下來就是上了小學,我也學會了讀書寫字。”
“在我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生產了幾億件襯衫,最後去換來了阿美堅的一架飛機,我記得我當年非常的詫異,
幾億件襯衫啊,我們要加多少班?我們要生產多久呢?為什麼我們的襯衫就這麼不值錢,反而人家阿美堅的飛機,卻這麼值錢呢?”
“後來我在大學的時候,也看了一些文章,以及一些外國的電影電視,看到人家歐美工作是如此的輕鬆,
工作不累,而且休假很多,還可以全世界到處旅遊,為什麼我們華夏人就得這麼累?”
“這一切都是為什麼?”餘程冬突然開口問道。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直到後面我才明白,原來這裡面有一個叫做附加值的問題,襯衫這種是屬於勞動密集型的產品,本身的科技附加值就非常的低,
就是賺一些辛苦錢罷了,而且還是得趕著給人家辛苦,否則連這個辛苦錢也沒法賺,而飛機這種產品,則是屬於高科技產品,這裡面的科技附加值非常高,所以才更加的值錢。”
“所以我們的科技是否強大,決定了產品最終的價值,也決定了我們國內的勞動強度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