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這個文化人水平就是高,讚道:“大人說的極是!只是少說了半句,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範大人著實是有些過了!”
“鴻軒,你也學壞了呀!我且問你,元昊在金明寨吃了大虧後,會不會這麼快就幡然悔悟,準備痛改前非,與我大宋重歸於好?”
公孫策嗤笑一聲:“不過是怠兵之計而已,何足道哉!”
看眾人一臉懵逼,方仲永無奈地解釋道:“《淮南子·兵訓略》中說,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
平時叫你們多讀點書,就是不聽,丟人了吧?
還有你,狄青。別人聽不懂不要緊,你總能聽得懂吧?我記得在東京時,就叮囑你多讀兵書的。”
狄青很有些不好意思:“末將正在讀《孫子兵法》,尚未研習透徹,不敢涉獵太多。請大帥責罰!”
“責罰你做什麼?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輩子能讀懂《孫子兵法》,就足夠你揚名立萬了。讀得太多,不過是如本帥一般,做個兩腳的書櫥而已。”方仲永很是謙虛。
有哪個戰神說自己是戰神,有哪個大明星說自己是明星的?都得由別人說才好!
果然,存在感很低的種世衡急忙刷一波:“大帥毋乃太過自謙!前番略施小計,就讓元昊在金明寨碰了個頭破血流,末將以為,延州必為元昊葬身之地!”
“元昊能否在延州大敗,甚至是死於此戰,不在本帥,而在於種將軍你,在於劉平將軍,更在於保安軍、綏德軍,甚至於定邊軍和環州駐軍。”
種世衡大為讚歎:“大帥真是下的好大一盤棋呀!”
“其實不算高明!只是我這個棋手可用的棋子多一些,換作是你,說不定比我做的還要好一些。”方仲永將謙虛進行到底。
“末將不敢!末將不敢!”種世衡雖然也很想當一把手,但眼下實力不濟,還是很低調的。
現在你是不敢,等你的幾個兒子都長大了,威震西北數十載,號稱“種家軍”的時候,你自然就敢了。
折老大看不慣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催促道:“這時候就別扯閒篇了,好不好?那個西夏的狗屁使者都快跑了,咱們到底是生吞了他還是活剝了他,您倒是給句痛快話呀!”
方仲永又是一記讓折大舒服之極的飛腿:“我的話,你都聽狗肚子裡了?剛說過,咱們要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怎麼只想著下黑手呢?客人要走,本帥作為一方統帥,怎可不去歡送一下,以彰顯我大宋禮儀之邦的風采?”
折老大仍舊是一臉懵逼,狄青倒是已經反應過來了:“這就是所謂的,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吧?”
方仲永嫌棄地看看折老大:看看,看看,知道你的成績為什麼這麼差了吧?上課不用心聽講,還老是接話,八百年也學不好你!狄青同學多乖,上課認真學習積極思考,下課了也不跟你們瞎玩,暗搓搓地自學。
難怪人家將來成了副樞密使,你折大,最多跟著我混吃等死!
策馬趕到城外,範雍還在與那位使者,纏綿悱惻,依依惜別,卻始終沒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