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需要這一戰!
自玉庭河一戰草原降服後,大賀才算得是真正的邊疆安寧疆域穩固,伏虎軍變一事讓大賀大傷元氣,大賀最精銳的軍隊叛變,除沈客之外軍部另一個老英雄的逝去,在大賀士兵的心中留下了難以散去的陰霾。
吐蕃的異動,正是在這些對前途無望未來迷茫計程車兵心裡燃起了一把熊熊大火,戰士當報國,立功方能高升,沈客的成功,是他們這些組成了大賀堅強堡壘最基層力量心中的希夷。
更是鎮國侯常勝侯心中的希夷,只有立功,一次又一次的立功,重拾在軍方的威信,重拾皇上對自己的信任,他們才能讓頭頂的那把大刀離著自己遠一些。
所以,大賀每一次出兵,都是大勝而歸。
吐蕃這樣的小國都敢叫囂,這是大賀士兵大賀百姓不能忍的事情,肅州的局勢,似乎是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把持著,王北象試著緩和兩方的衝突,但最終都是無濟於事。
深入荒漠的楊義就像消失在了這個世界,就算吐蕃的輕騎整日整月的搜尋都找不到他們的蹤跡,於是,吐蕃也只能迎上強勢驕傲的大賀人的刀劍。
多次的摩擦,最終,就是烽煙燃起。
在肅州那道快馬加鞭的大勝戰報送到京城的時候,大賀的百姓一個個喜上眉梢精神抖擻,因伏虎軍變而被皇上刻意冷落的武將也都是挺直了腰桿威風凜凜。
肅州與吐蕃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只要皇上一道口諭,大賀雄糾糾氣昂昂的五萬大軍便就能直入吐蕃直搗黃龍。
讓吐蕃使團微微放心的是,皇上在戰報送達武將聯合請戰的情況下保持了沉默。
若是能化干戈為玉帛,沒人希望大戰,大賀計程車兵需要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投軍的正確與前途的希望,大賀的百姓需要看到大賀揚眉吐氣威風八面一統山河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驕傲資本,可是,皇上並不這麼想。
王北象是他的信臣,他告訴了他肅州現在的失控情況。
他讓書如海出了宮,然後沈客進了宮。
在皇宮以北,有一座宮殿,與皇宮一樣的紅牆黃瓦,與皇宮一樣的宮闕重重,這座宮殿,已經閒置塵封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但在近日,這裡的緊閉的大門再次開啟,裡頭也多了許多下人禁衛,因為在不足半個月的以後,這裡就要迎來它的新主人。
它是東宮,離著皇宮最近的地方。
也是離著那張龍椅最近的地方。
與之相隔了四條大街的一條權貴雲集的大街的尾頭,此時也正是張燈結綵賓客如雲,太子妃出嫁還有半月,但柳府的賓客卻是自一月初從未有過斷絕。
柳真之女柳善琳現正在宮中學習宮廷禮儀,與之一同的還有被選為晁王妃的熊黛姍,肅王去了靈隱寺,皇上已經將他的婚事無限期的延遲,所以一度被認為會是象徵著肅王與藩王聯姻媒介的寧翹楚卻並沒有入宮。
她們每日起床梳洗裝扮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往長安宮請安,然後依次是常妃德妃陳妃的住處請安,一日兜轉下來,半日的時間也就花去了。
常妃對這位兒媳十分的滿意,每次在皇后面前都是有意無意的大誇贊一番,皇后每每也只是含笑怡然的應著話,卻並不與往日一般與常妃針鋒相對。
很多人都以為,皇后是開始妥協了,畢竟常妃的兒子馬上就要入住東宮了,但是隻有真正明白她的人才知道,她這麼做,不過是給皇上演一齣戲。
長安宮裡從來不會有長久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