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粱很快便擬下一道治齊陳罪的聖旨。
聖旨上這樣寫:指揮使齊陳德才兼備,有勇有謀,即日起任幽州節度使一職,若無宣告不可返京。
這道旨意上,隻字未提齊陳辱罵宋粱一事。
原因有二,其一是因宋粱好面子,不願惹朝臣百姓非議,因為齊陳幾句辱罵的話便治他那麼嚴重的罪,傳出去了到時候肯定又會被人指指點點。
其二是給自己留後路,她不敢激怒齊陳,只好把被貶說得好聽些,這樣一來齊陳只能聽從旨意,不得拒絕。
聖旨頒佈得很順利,汪吉也沒攔著她。
這一點宋粱還挺意外的,一向明事理的汪吉,怎麼這次會眼睜睜看著她做錯事?
宋粱忍不住問他:“你不好奇朕為何要將他貶去幽州嗎?”
汪吉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知曉陛下的顧慮。齊陳辱罵君主,話裡行間又或有不臣之心,陛下防著他點也是應該的。
罷黜齊陳北鎮撫司指揮使一職,既能夠削弱他的實力,打壓他的勢力,也能透過這件事試探出齊陳隱藏在朝中的黨羽,於陛下而言,這是個好法子。”
聽完,宋粱險些沒忍住為他鼓掌。
汪吉說得和她想得簡直是一模一樣,就像是她肚子裡的蛔蟲。
在這宮裡,最瞭解宋粱的人,必然是汪吉。
“只是......”汪吉有些猶豫要不要繼續說。
宋粱道:“但說無妨,朕不會怪你。”
不管他說什麼,宋粱都不會怪他。
因為忠臣難尋。
“只是齊指揮使能力卓然超群,這些年將北鎮撫司治理得愈發好了,在查案上亦是有勇有謀,陛下將他流放幽州,去當一個小小的幽州節度使,怕是屈才了。”
說著,汪吉輕嘆了口氣,似是對齊陳如今的結局感到十分惋惜。
宋粱知曉他的心思,勸道:“他若老實本分,忠心於朕,朕不會這般待他。朕知道,你惜才,朕這樣安排下去,大昭朝堂又少一能用之人,不過普天之下這麼多人,朕不信再也找不到一個才能謀略可以勝過齊陳的。”
汪吉點了點頭,“陛下有自己的考量,臣這就帶著聖旨去一趟北鎮撫司。”
宋粱叮囑他:“帶著御林軍一同去。”
若到時北鎮撫司有人不服,御林軍也能壓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