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一路上遇見的雪怪分佈規律,西蒙拿出馬車上的圖紙,在上面畫了十幾個點,隨後畫了個圓。
雖然西蒙等人是直線上山,不過雪怪出現的密度卻是呈現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
離山腳越近的點,雪怪很少,到了中部,數量變多,而到了五千米的雪線,數量又變少了。
再往上,估計會更少,可能是另一種野怪的地盤。
目前還沒有遇見,但也有可能在等會遇見。
橫向搜尋的過程中,每遇見一個雪怪,殺一隻,並進行記錄。
在左方向上殺到一定程度,又向右調頭跑一圈,再往下探一圈。
三小時後,圖紙上的記錄點已經更新到另一種模樣,圖紙上的遭遇戰點位規律呈正態分佈。
透過簡單的數學計算,西蒙測算出了母體的最終座標。
當然,這個座標只是估算,不是精確到厘米級別。
坐在車裡的人看不懂公式的運算,她們只知道,當她們不斷變向,開到一座山洞前的時候,車裡的人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在這萬年不變的雪景當中,她們居然看見了一座山洞。
這是真是太稀奇了。
本來預想中的爬山,會是一直向上爬,不會有休息點,極度考慮團隊的耐力和毅力。
現在看見山洞出現,眾人瞬間意識到,雪山行的難度降低了,這兒出現了中途休息點。
而且這種休息點不可能只有一處,只要存在母體居住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現大雪未曾完全覆蓋的山洞。
站在山洞的門口,漫天的風雪在身後流動,卻沒有刮進山洞內,彷彿山洞之內有著無形的力量限制著風雪的進入。
站在這兒,零下百度的溫度迅速回暖,目測比外界高了幾十度。
在這種環境中,足夠讓冒險者恢復體力,得以安心的休息。
“母體就在裡面嗎?”小鯊魚問道。
她不敢相信,在雪山之上會有這種稱得上是舒適的休息點。
“可能在裡面。”西蒙進入山洞後,察覺到了這是雪山的臨時安全點,自己也不敢完全確定母體就在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