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五堂中,黃家和竇家都出現過內奸,這兩家早已失去所有人的信任,只能夾著尾巴做人。
柳家和灰家也一直保持著低調,沒有人知道這兩家的家主心裡在想些什麼,而胡家一脈又沒有太多能挑起大梁的子弟,因此,如今我已經成為胡三太爺最為信賴的人。
我深知尋找龍脈事關重大,因此沒有過多遲疑,在五堂總部只待了一天,第二天早上,白澤和安靜靜趕到之後,一行人便直接趕往哈城。
哈城在內五堂總部以東三百里外,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被稱為東方小巴黎,北方冰城。
趕到哈城之後,我們直接打車,來到市中心,發現這裡是一座民俗博物館。
博物館內外車流穿梭,人來人往,這種人氣充足的地方,怎麼看也也不像是有鬼物存在的地方。
只是我深知,胡三太爺的判斷不會有錯,既然他說了,那所謂的引路人就在此處,那必然不會有假。
買了四張通票,我們四個便進入博物館,準備來個地毯式搜尋。
博物館內都是一些特色展示廳,包括雜技、二人轉、雕花等等北方特色民俗,每個展廳前都擠滿了觀眾,許多家長還帶著孩子來科普,整個博物館中都傳來嘈雜的說話聲。
我們在幾個展廳中閒逛一番,便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之處,便繼續沿著中間走廊,向博物館深處走去。
不多時,我們便來到了走廊盡頭,這裡燈光有些晦暗,人流也逐漸稀少,顯得十分冷清。
“小程子,你們看這裡!”
走在前面的朗妮像是發現了什麼,忽然轉過頭來對我們說道。
我順著朗妮手指望去,發現在左手邊,有一個不大的展廳,上面寫著六個大字:皮影戲展示廳。
對於皮影戲我倒是有所瞭解,據說早在兩千年前,漢武帝的一個寵妃因病去世,漢武帝因此而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後來一個大臣在外面偶然看到一個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那大臣便心生一計,想到了一個妙招。
他找來皇宮中技藝最好的工匠,使用經過藥物處理的獸皮,雕刻出寵妃的形象,入夜圍方帷,掌燈燭,邀請漢武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皮影戲自此便開始流傳到全國各地,開枝散葉。
不過在進入新世紀之後,隨著手機電腦等現代影視裝置普及,皮影戲已經逐漸沒落下來,如今只能作為一個民俗遺產,來供做研究人觀看。
我們走進展廳後,發現座位上稀稀拉拉,只有五六個上了年紀的觀眾在觀看。
在前方的臺子上搭著一方帷幕,幾個皮影人正在上面激烈的戰鬥。
看得出來,這場皮影戲的主角是一個武將,正在被一群兵士圍攻,只見他躍馬奔騰,手起刀落,每一刀劈下,就有一個兵士被斬落馬下。
雖然看不到是誰在操縱,但是我知道,控制皮影的匠人們就在帷幕後面,不得不說,他們操縱皮影的技藝相當精湛,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簡單的工具,倒是營造出一起頗為激烈的戰鬥場面。
只是看著看著,我卻漸漸感到了一絲不對勁。
皮影表現的再精彩,也是幕後那些匠人的功勞,而要得心應手的操縱皮影,需要在皮影人身上裝上木杆,一般在帷幕前,觀眾都能看到皮影人手腳處的提線。
可是這場皮影戲,卻讓我感到有些怪異,那些兵士,以及那個主角武將,手腳處竟然看不到木杆提線的存在。
也就是說,這些皮影人,所有的動作似乎是自己做出來的!
這怎麼可能?
一個皮影人,在沒有真人操控的情況下,自己怎麼可能做出這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