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殿下。”林玉堂直起腰,等慕連城坐回去後才在他對面落座。
“本宮有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拜託先生幫忙,不方便在人多眼雜的地方說,因此只好把先生請到客棧來了,請勿見怪。”
林玉堂拱手道:“不敢,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慕連城沒有立即回答,反而忽然問道:“不知先生可有聽聞一個月前北方邊境遭到大羌軍侵襲的事情?”
“略有耳聞。”林玉堂下意識地擰起了眉頭。
那是一個月前的某天晚上,敵軍突然攻破北陽關,在塬城和燔城等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許多百姓被屠殺,城中建築皆被付之一炬,生靈塗炭。
大羌人自古以來就嗜殺成性,以搶掠他國的財物謀生,這倒也不稀奇,但大燕國強盛,北陽關森嚴壁壘,堅如磐石,不能輕易被攻破。
幾十年前,大羌的上一任國君帶領全國軍隊功關,用了整整三個月才將北陽關攻取下來。
這次敵軍卻只用了一個晚上,而且只有不到六萬的人馬,這簡直是駭人聽聞,不可思議。
拋開市井之中某些怪力亂神的說法,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有內鬼。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半個月後,北陽關的一名副將帶傷逃回京城,舉報北陽關守將駱黥勾結外敵,私放大羌國商人入關,導致北陽關失守,百姓遭殃。
皇帝得知真相後,立即下令抓捕駱黥,但命令下達至北陽關的時候,駱黥已經攜妻小畏懼自殺了。
據說整個駱府都被駱黥一把火焚燒殆盡了,什麼勾結外敵的證據也沒留下。
皇帝認為駱黥一定背後有更高層的人控制和指使,否則以他一個小小的守將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於是命令刑部徹查。
這半個多月來,相繼牽扯出大小官員共有十幾人之多,鬧得朝中人心惶惶,直到最後把所有證據和證人都指向一個人——鎮國大將軍,也就是皇后的兄長,太子的舅父楊冼。
其實在官員們被相繼牽扯出的過程中,慕連城就已經有所警覺了,因為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屬於太子的擁護者,很明顯背後有人在操縱這一切,他最終的目標是他。
但由於事情鬧得太大,已經沒有誰能阻止它繼續發展了,慕連城也只有儘量做好防備,暗中觀察。
幾天前楊冼被下獄,禁軍在楊府搜查出幾封他與大羌王來往的書信,交到了皇帝手裡,皇帝看過之後龍顏大怒,當即要下令處斬楊冼,並將其滿門抄斬。
慕連城自然不可能任由事情這麼發展,於是去到皇帝面前求情,勸他看在楊家世代忠良的份上饒了楊冼一家。
可皇帝已被那些所謂的證據完全迷惑住了,根本不肯聽勸,慕連城沒辦法之下只好求皇帝給他半個月的時間,若他能拿出證據證明楊冼是清白的,皇帝自當釋放楊家人,若不能,則連他一同治罪。
皇帝一開始並不同意,但拗不過慕連城的再三苦求,最終還是給了他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