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周內衛> 第1097章 不該瞞著鄧將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97章 不該瞞著鄧將軍 (1 / 2)

聞言,公孫元境笑了笑:“不一定,兩軍交戰,各為其主,使一些手段,無可厚非,再說了,這趙普勝,又不是咱應天義軍殺的,而是陳友諒除掉的,想必,這趙普勝,恨陳友諒,比恨咱們,更多一些吧?”

公孫元捧說完,公孫劍皺眉沉思片刻,還沒開口,一盤的公孫文忠便道:“父親說的有道理,公孫劍,你看,這丁普郎和傅友德手下,也就不到一萬餘人,咱們可是帶著十幾萬大軍呢,若是他要死守小孤山,此刻,不應該是堅壁清野,佔據地勢,抵禦咱應天義軍嗎?為何要將兵馬陳列此處,此舉不明智啊!”

公孫劍點了點頭:“文忠哥說的有道理,難道,這丁普郎和傅友德,壓根沒打算反抗,這是帶兵來投咱們來了?”雖然公孫文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公孫劍還是滿腹疑惑。

“我覺得有可能,你想想啊,這趙普勝和丁普郎關係要好,既然殺了趙普勝,陳友諒肯定會猜忌丁普郎,而丁普郎手下這一萬來人,根本不可能擋得住咱們,若是兵敗,你覺得他若是回了江州,陳友諒會不會趁機除掉他?

即便陳友諒沒有除掉他的心思,丁普郎恐怕也會驚懼不安,與其回到江州生死未卜,到不如索性投奔應天義軍,起碼,咱們不會殺掉他不是?”

聽了公孫文忠的分析,公孫泓轉頭看向公孫文忠,呵呵笑道:“小子,說的有道理,長進不少啊!”

一旁的徐達也打趣道:“老公孫啊,恭喜你了,你這三個義子,都是文武全才,假以時日,必能都是叱吒風雲的名將,到時候,咱們這些人,便可以輕鬆一些了。”

聽了徐達略帶吹捧的話,公孫元捧是哈哈大笑:“但願如此,不瞞你說,這三個小子的表現,我也很滿意,我兒公孫標,能有你這樣的叔叔和這三位哥哥輔佐,即便是我將來有什麼意外,咱應天義軍,也不至於分崩離析。”

“唉,老公孫,你說的哪裡話?如今咱應天義軍蒸蒸日上,你我又正直壯年,正是奮發圖強,為子孫打下大片疆土的好時候,你這時候,就想著撂挑子了?”徐達等著眼睛道。

“哈哈,我說的只是最壞的情況嘛,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世事難料啊,將來會是怎樣,誰又能說的好呢?”

便在公孫元捧徐達閒聊的時候,丁普郎、傅友德打馬走向前來,在天完,丁普郎資歷比傅友德高,在小孤山,丁普郎官職,也比傅友德大,於是拱手喊道:“吳國公可在軍中,漢王麾下丁普郎、傅友德求見。”

聽了這話,公孫泓呵呵一笑:“文忠啊,還真讓你說中了,這丁普郎、傅友德,十有八九不願跟咱們開戰,這是要投降的意思啊。”

說罷,公孫元捧打馬向陣前走去,雖然看丁普郎和傅友德的樣子,不像是要開戰,但公孫文忠和公孫劍也不敢大意,立刻跟在公孫元捧身後上前,以防公孫元捧遭遇不測。

走上前來,公孫泓便笑著對丁普郎和傅友德道:“你二人是漢王麾下,咱們是敵非友,我就要進攻小孤山了,你二人前來,所謂何事兒?”

自從公孫元捧走到陣前,丁普郎和傅友德,便一直盯著公孫元捧觀察,見公孫泓雖然相貌一般,甚至比常人還要略醜,但身上,似乎已有帝王之氣,這一點,是陳友諒比不了的,於是,丁普郎和傅友德對視一眼,見對方眼中,都有肯定的意思。

傅友德對丁普郎點了點頭,丁普郎便道:“久聞吳國公龍鳳之姿,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常人,您在應天所作所為,我與傅友德也有所耳聞,是打心底裡敬佩您的作為。

良禽折木而棲,您一個小小計謀,便讓陳友諒對趙普勝動了殺心,可見陳友諒此人,沒有容忍之量,我二人不願再為陳友諒效力,想棄暗投明,投到您麾下,還請吳國公收留。”

聽了這話,公孫泓是哈哈大笑,這征伐陳友諒,還一戰未打,陳友諒手下四大金剛,便有二人前來投奔,此刻公孫元捧的心,是暖洋洋的,笑著道:“既然二位來投,那還請進帳一敘。”

公孫元捧說這話,意思很明確,既然你二人來投,那就要拿出誠意來,若是敢到我軍中來,那說明,是真心投靠,若是不敢……那就說明投降,是計!

公孫元捧的話,丁普郎和傅友德如何會聽不懂?這丁普郎和傅友德,與公孫泓並未有過交集,與應天義軍也沒開過戰,只思慮片刻,丁普郎和傅友德二人,便打馬朝應天義軍軍陣走來。

見到這一幕,即便是公孫元捧和徐達見多識廣,心中也不由讚歎一聲:“好漢子。”

等到了公孫元瓊面前,二人翻身下馬行禮,公孫元捧哈哈一笑,也下了馬,笑著道:“二位此舉,可謂誠意滿滿,我公孫元境一定不負二位兄弟的厚愛。”

聽公孫元捧如此說,傅友德也是哈哈一笑:“見到您,我便算是找到真正主人的,從此,我傅友德鞍前馬後,絕無怨言。”

聽了這話,公孫元捧也是開懷大笑,對傅友德道:“不瞞將軍,一見到你,我便覺得你很特別,相信不用多久,你便能在應天義軍中出人頭地。

既然二位兄弟來投,那我也不會吝嗇,丁普郎,我封你為樞密院同知,傅友德,你仍是將軍,跟隨常遇春,為我應天義軍,征戰陳友諒。”

公孫元瓊說完,丁普郎、傅友德二人躬身領命。

傅友德又笑著道:“不瞞吳國公,對於陳友諒的行徑,我早就心生不瞞,此人殺倪文俊,是為不義,挾持徐壽輝,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義之人,我早就想處之而後快,奈何實力不濟,不然,必定提著陳友諒的人頭,來投奔吳國公。

您放心,征討陳友諒,我一定拼盡全力,絕不讓吳國公失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