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說? 打仗的話,那朝廷裡的話語權還有各種權利都會集中到皇帝和少數姜家人手裡。
右相沒有特別的想法,他只是認為打仗不好。
打仗了的話,很多事情有就存在了一個優先順序的區分,內政工作不好搞了。
還有就是打不贏的可能太大了一些,在連續兩次失敗,以及王蘭陵那邊越打越強之後? 正常人都不想捨棄這爭取過來的和平。
焦懷恩迅速反駁道:“攘外安內?牧州難道是外面,是法外之地嗎?”
右相的重點不是這個? 他聰明絕頂? 從焦懷恩拿自己言語中不謹慎的地方來反駁這點? 就大致明白了這個人的想法。
這人不是在反駁自己? 而是在說給皇帝聽,透過發表這種激進的言辭來獲得皇帝的注意。
歷史上大部分謹慎發起的大規模戰役,都和主戰派無關,而是某個人的發動。
或者說封建時代和資本時代? 主戰派都是受制於自己的利益在發言,並不會考慮什麼時機合適不合適,以及怎麼打的問題。
右相在明白了焦懷恩的意圖之後,迅速說道:“這朝廷上下,豈會有一個貪生怕死之輩?!”
能當丞相的人,都不一般,至少在帝國這邊差不多如此。
能夠從帝國學院裡脫穎而出的人,才能和反應能力上都遠勝老皇帝和王蘭陵。
“誰不想早點把王蘭陵抓過來,還不是眼下時機不對嗎?!”
右相迅速的吸引到了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的視線。
這級別壓制太大,想要越級戰勝強敵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論譁眾取寵的能耐,小小的司長怎麼會是右相的對手!
右相此時悲情並茂,用樸實真摯的話語打動著場中的每一個人。
“擊破藍州的不敬者,鎮壓各地的逆賊,兵不血刃的讓砂州重歸帝國掌握,這些都是為了征討牧州做準備,怎麼到了你這裡,就好像這滿朝文武什麼都沒做一樣?”
“難道焦司長是有什麼更好的手段,或者說是覺得我們都不如你愛國?都吃裡扒外不肯去對付王蘭陵!”
焦懷恩聽著右相的指責,迅速說道:“我沒有那種想法,只是心中有一個想不清楚的地方。”
左相此時說道:“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
焦懷恩說道:“根據我們這邊和蘭陵縣那邊留學生的描述,蘭陵縣裡不缺衣食,不僅如此,還有水果魚肉等東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