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有黑水縣的人覺醒了這種意識,主要是被姜家人皇帝還有朝廷狗官給坑苦了。
但是在王蘭陵看來? 跟著自己的這些黑水縣人並沒有覺醒? 真正即將覺醒的反而是那些留在黑水縣的人。
差別就在他的身上? 他給了手下人一種錯覺,認為這個朝代還是有好官的。
留在黑水縣的那些人? 在能夠活下去的前提下,是不可能接受朝廷的詔安? 更不願意和談。
現在蘭陵縣這些人,在王蘭陵願意談的前提下,他們就接受了這種發展。
人心是一種複雜的存在? 王蘭陵越來越感覺到一種觸控不到的大勢,一種伸出手,可以感覺到? 但是觸碰不到的粘稠大勢。
周圍的人都在形成一種發展趨勢,時間越久,想要攪動這池渾水的阻力,就越大。
到了最後,可能會把自己都給淹死也說不定。
但是王蘭陵並非是一個激進的人,他很多時候,都是在欺騙著手下往死路里衝鋒。
大家都想著當官發財的時候,其實王大人想著的是存夠退休養老的錢,也抗拒升官,不願意去龍城發展。
大家都想著穩固權勢地位的時候,王大人反而是一門心思的搞動作,把大家往死路上引。
林祖年這些人受制於時代和哲學思想的限制,完全不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出於什麼目地,什麼趨勢。
王蘭陵是文科生,也警惕著周圍的一些預兆和思想,所以很清楚這些人都是有什麼他們自己都不明白的毛病。
大家都認為王大人是在朝著他們想要去的那個位置靠近,只有王二郎清楚,誰是跟他一條路的。
林祖年這些高層都不知道王蘭陵是想要什麼,那些密探還有朝廷的人,就更不可能清楚了。
這一次,姜戴笠的主要任務,就是弄明白王蘭陵到底是想要做什麼。
王蘭陵說的話,有些人是不信的,比如王蘭陵說不想當皇帝,要人人平等之類的,這個皇帝自己還有姜家人都不信。
姜戴笠的車隊,很快就停在了邊界的位置。
兩邊的隊伍隔著二十來米的距離,這個時候已經可以看到對方隊伍的大致規模了。
蘭陵縣這邊是一百人,六十騎兵,三十步卒,五個腳踏車騎手,一輛側三輪摩托車,一輛汽車。
姜戴笠那邊也是一百人,騎兵二十,腳踏車二十,汽車五輛。
步驟也沒有太麻煩,最後是林祖年上了姜戴笠的汽車。
車隊很快就朝著仙水宮的位置前進,王蘭陵在家裡設宴招待姜戴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