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寫信過來說了胡歸橋的想法,也說了目前黑水縣的事情,然後將事情的決定權交給了王蘭陵。
王蘭陵若是讓胡歸橋留下,那胡氏自然是會讓他留下。
“胡歸橋啊,你是娘們嗎……不願做的事情直接說不做,有誰能說你什麼?現在事情擺在我面前,不是逼得我承擔責任嗎?”
王蘭陵嘆了口氣,他若是讓胡歸橋留下,那就是和山州牧不痛快了。
胡歸橋若是直接反對,那他才有周旋的餘地。
現在胡氏的意思也是希望她兒子去更好的地方發展,不想錯過這個拼搏幾十年也不一定能獲得的機會。
王蘭陵再厲害,也不會超過山州牧,所以現在十幾歲的胡歸橋能得到山州牧的看重,胡氏當然是希望他去。
在仰著頭靠著沙發安靜了十多秒之後,王蘭陵冷漠的睜開了眼,坐起來開始寫信。
“黑水縣裡,不缺人才!”
胡歸橋雖然是難得,但不論是性格還是能力和想法,都不適合代替王蘭陵做副手。
只是從年齡和知識儲備上來說,這個人最適合罷了。
這是一箇中規中矩,小心謹慎不會犯錯,極其穩重的人。
這種人在很多地方,都會被埋沒。
胡家三個兒子裡,上限最高的是小兒子胡三途,那個雖然膽小,但是思想上天馬行空,戰略上不膽小的十二歲童子。
不管是胡三途還是胡歸橋,還有胡忘鄉也是,王蘭陵給了他們足夠的尊重和期待,這些人若是還想走的話,那就走吧。
畢竟他不是皇帝,這些人也不是他的奴僕,想要更好的發展空間是正常的事情。
若是換成尹無憂的話,只怕是會想盡一切辦法過去,根本就不會因為王蘭陵的挽留而留下。
這件事情算是給王蘭陵一個告誡,很多人並不值得信任。
很多人才都可以培養出來,王蘭陵還很年輕,有著足夠的時間去招攬人才。
如果一個人頂替不了胡歸橋的職位,那就找十個!
胡歸橋又不是什麼軍事天才,也不是什麼萬中無一的謀士,只是一個很稚嫩的內政官而已,有的人是可以代替他。
【此時我已知曉,歸橋若是想去山州,那去山州就是,既然是州牧大人親自招攬,便是他的福氣。
若是歸橋心念舊土和司裡縣裡的朋友,想要留下,我也會親自去和州牧大人賠罪。
此事決定著歸橋今後的未來,還請讓歸橋自己來做決定。】
王蘭陵寫了回覆,不過在填寫地址的時候,收信人寫的是田遠方,由田遠方轉交給胡氏。
既然是胡氏寫的信,那麼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胡歸橋願意留下來,那就由胡歸橋自己寫信過來給王蘭陵回覆。
若是想要去山州,那王蘭陵不攔著,也不會歡送,一毛錢的送別禮都不會給。
這件事情讓王蘭陵開始思考如何建立主力隊伍的思想,如何預防這種挖角之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