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尋
秋十一月 太上皇李旦突然下旨 讓才登基為帝沒多久的少帝李隆基做好準備、巡行邊疆
雖然聖旨已經下達 可又十分機巧的 並沒有說明巡行邊疆的具體日期
這便分外值得人玩味 這裡邊兒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與迴轉餘地……
委實石破天驚的訊息一傳出 無異於為這秋急風緊的局勢又隱隱的加註了一把力 使這本就動盪的局面愈發動盪、本就混沌的局面愈發難以揣測
當朝皇帝與姑母太平公主之間的龍爭虎鬥 在當時的大唐王朝已經不是一個深宮禁苑裡的秘密 隨著矛盾的不斷升級而早已公開化、且越來越不加避諱
時今太上皇的旨意一下、訊息一傳出 長安坊裡坊間的百姓們便起了一番議論 有人不無擔心的只道:“當朝皇帝去戍邊……恐怕時局 不大穩吶 ”
接了這麼一道猶如晴天霹靂的旨意之後 隆基默默然獨坐半晌 任由心緒流轉驅馳 待積累到一個極濃的點位後 忽地一下一拳擂在桌子上
不用多想 他知道這是父親又在他與太平之間搞那一套太極之法了 讓他戍邊是為了穩住太平 而不說明具體時間是為了穩住他李隆基
雖然李旦是傾向自己這邊兒的 可時至眼下太上皇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還有那麼重要麼 這越來越糾葛、越來越混沌的局面 難道還能指望著一個太上皇來收整、來擺平
真是可笑
隆基覺的自己受夠了 他不願意整天處在冰火之中、不願繼續沒個止盡的面對著頭頂懸劍的局勢
他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會有盡頭 但是他除了惴惴不安、除了左右前後觀望著謹慎行步之外 暫時又什麼也做不了
不能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樣僵持不下、誰都難受的局面 必須有一個辦法作為突破口儘快的打破 否則 便是再多一刻都是徒勞無奈的折磨
當太上皇的意思傳到了太平公主這裡的時候 她那些纖纖的心思便起了輾轉 在這同時也暗暗的鬆了口氣
讓皇帝巡行邊疆其實說白了也不是什麼險惡非常的事情 就如她自己所說 唐朝的皇帝、李家的兒郎向來擅騎射且上了馬背便英姿灑沓 莫說戍邊 便是帶兵御駕親征的都大有著
可重中之重不在這裡 而是當前皇帝與太平公主之間持一個白惡化的局面 這瞬息萬變的局勢就顯得很耐人尋味 所以這個時候皇帝突然被調離都城、巡行邊疆 便免不得就加劇了人們的猜測、只覺的這裡邊兒意味頗深
民心動搖 軍心動盪 那麼皇帝李隆基的處境就可謂是大大不利;那麼太平公主這邊兒所擁有的攬權機會也就越多 甚至伺機廢帝都是有可能的……
看樣子這局面的天平又傾向到了太平公主這邊兒 她喜悅之餘也在暗暗後悔 當初若不是自己的魯莽而把隆基反倒推上皇位 時今隆基若還是太子 她就可以好好兒利用上次劉幽求的機會 給太子判一個謀反的罪 縱是不死也得把他給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