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肆夜紅樓> 第二百零四章 儲君人選,李旦出其不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四章 儲君人選,李旦出其不意 (1 / 2)

這一日早朝時任誰都能感覺到流轉在周遭的那一脈無形氣場肅穆嚴整的陣仗呼應著一定會有什麼大事發生……

那高坐龍位的睿宗李旦神色肅穆微頷首在告免了群臣的朝拜之禮後威儀的聲色便不緩不急言及出來

旦並沒有將言語怎樣兜轉公然的開門見山如此穩穩道:“時今朕登臨帝位朝局百廢待興為安穩時局、撫慰人心合該擁立國儲方為根本”

這不含感情、只覺肅穆的一席話才說完在場諸位臣子沒誰不是隻覺一團火焰漫溯在身心

古來太子乃是國之根本雖然皇上春秋正盛但儘早立定太子自然更能使得臣民心生安定故而這樣的提議不失為眼前一樁迫在眉睫的事情而立哪位皇子為太子這關係的並不是那個人自身更關係到站在他身後那一條條盤曲錯綜的人脈、那些直接間接的擁護者亦或疏離者今後會擁有著怎樣的命運……

不過眼下這太子會是誰其實在場諸臣心中是有數的八.九不離十會是三皇子李隆基

這基本無需質疑說道起來三皇子乃是在那唐隆政.變裡立了汗馬功勞甚至時今睿宗這皇帝之位就是這個兒子幫他爭來的若不是三皇子睿宗連皇帝都沒的做說來江山與地位乃是這個兒子秉持著孝道讓給父親的那做父親的自然會識時務的將這太子之位授予這個兒子了

因為心中大抵都有著這麼個譜故而李旦這話諸臣只有瞬間的震撼即而也就漸漸平和了心念

立在群臣之中的隆基聞了父親這話周身血脈一陣沸騰同樣的群臣們是怎樣的想法他亦如是他懷著極恭謙的神色與按捺不住的期許屏息凝神靜靜等待父親開口將扶立他為國儲的話說完

殿內的空氣有些發緊李旦威嚴的目光逐一掃過座下每一位臣子自面目間感知到了他們篤定的心思他心念一定在若許的沉默之後終於再啟口聲息陡然著重:“但現今有兩個人選朕遲疑不定”

這又一句話才出口頓然的舉殿譁然……當然這譁然只能放在心裡還沒誰敢正面兒流露出來

隆基倏地一抬首目光凝聚凌厲與驚詫之色不達眼底兒

兩個人選除了他李隆基之外還能有誰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李旦沒有留給群臣們過多的思緒輾轉將身子向龍椅後靠了靠持著如是的神色與聲息繼續又道:“一為朕的嫡長子成器”

隆基又一恍惚身側立身的李成器也陡然一抬目群臣中有須臾的錯愕即而緩緩解意……

“其二……”旦將目光向隆基這邊兒淺淺的側側眼底淡漠、似乎並未走心的樣子“是前遭誅殺韋庶人一黨中立了大功的三子隆基、宜為嘉獎”尾音輕輕然真個是風輕雲淡的句調似乎他從來就不曾看好過這個兒子、只一心選定了嫡出長子席承這江山一般

但憑藉著經年來與父親滋生出的那份默契又加之這當前的時局加以分析成器、隆基誰也都明白李旦此舉頗有些故弄玄虛、刻意表露的嫌疑……

可李旦時今已是皇帝皇帝金口一開便是金科玉律從沒有玩味一說自是說什麼都由不得人不重視、不當真

在場眾臣只一心的認定著太子之位一定會是三皇子的、大唐未來的皇帝也一定會是三皇子這個概念幾乎已在潛移默化間成為了他們心中既定的事實卻又倏然聽得李旦居然提出了兩位人選方恍然驚覺原來皇上他還有著這樣的心思

頓然朝臣中有不服者便憤憤然的站了出來當然這些不服之人多為李隆基這邊兒的謀士因為整個舉事的過程都為隆基與太平策劃便是連皇帝李旦事先都不知道何況長子李成器若是沒有隆基李旦這皇位又是從何而來時今李旦卻公然提出心中也看好嫡長子這令那一干跟著隆基辛苦籌謀、慷慨激昂的謀者如何能服或者說李旦這個想法本來就是不能服眾的

“陛下”那臣子當即出列一步他本就是個武將粗人對著李旦諫的這一通言更是絲毫都不婉轉“當初三皇子辛苦經營適才除去韋庶人與悖逆庶人時今您卻撇開三皇子把這太子之位許了大皇子這卻又是怎樣的道理”這話委實是不客氣了但逐字逐句聽來珠璣挑不得半點兒過錯可尋

隆基忙一步出列面上神情浮動起刻意的驚惶:“父皇恕罪韓大人並無惡意只是心直口快了些”語盡便掀袍跪了下去

李旦自然沒有將這大臣不客氣的話放在心上他心知道武官大抵就是這麼個性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