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肆夜紅樓> 第一百四十一章 枝節橫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一章 枝節橫生 (1 / 2)

就在召回廬陵王李顯的前夕,武皇便已下定還政李唐的決心。但即便是還政李唐也未見得就能疏下一口氣去,因為雖然李唐與武周的問題可以不再糾結,可新一輪滋生出的輾轉反側、那些顧慮,又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夜之間在心底裡深滋漫長!

從前武皇是在李、武兩家,在唐、周之間不斷搖擺,而時今又不得不在李氏皇子之間起了遲疑、左右不定。

她還剩下兩個兒子留存於世,這兩個孩子都是她的親生兒子,且也都做過皇帝。手心手背都是肉,事實上立誰為儲都是有利有弊混雜交織在一起,那麼究竟是該立李顯、還是該立李旦?這個決議她又總也拿捏不定!

若說果敢精明瞭一生的傳奇般的武皇至為糾葛鬧心之事,真真是莫過於這關乎社稷關乎國運前景的立儲之事了!

按長幼來看,李顯為兄自當立顯;可李旦雖為幼弟,卻久居帝都、且目前一直身處皇嗣之位,成為太子、繼承大統其實順勢如斯。

雖然擁立李旦要比擁立李顯對武皇而言多了些不利之處,因為畢竟李旦在帝都、勢力也在帝都,若是一旦復立怕會波及許多對立之勢;但李顯舊時的東宮舊部雖時今零散,卻人是活的,一旦復立必將收攏,到時候面臨的局勢其實也是如初一轍……

真個是兩難抉擇!且這立儲自古以來便頗為講究,必須做出最正確的決定,必須精準無誤的容不得一絲差池!太多前車之鑑,若是一步走錯、弄不好便是滿盤棋局一夕盡數覆滅!

然而這當真是武皇之幸,就在此時,聰穎內慧如李旦,他將母親內裡這通心思、那些前前後後深深淺淺的顧慮,於著心裡洞悉的十分明白透徹;且這麼些年過來,正因他身處神都、身處權利的至高之地至深漩渦,他早已把這政.治二字看得清清楚楚,早已打定主意將那隱者之道一路走到底!

故而就在這個時候,他選擇退避於後、主動讓賢。

這般讓賢的姿態可謂是被李旦、武皇兩方面雙雙都做了足,接連一月左右,皇嗣李旦反覆上疏於武皇主動推舉兄長李顯成為太子,且在這期間時不時絕食拒水,堅抱信念執意要求母親擁立兄長。

當事人之一的皇嗣做出這樣的態度,明顯使武皇心裡那些顧慮一瞬便消減了不少去!又兼帶著上官婉兒也委婉勸諫武皇順應皇嗣的心意、成全皇嗣一片孝心與一片忠心。如是,就這樣又經了不多時的前景分析、利弊權衡,武皇終於下定了那塵埃落定前的最後一個決心——成全皇嗣李旦的孝道與謙和,冊立廬陵王李顯為儲君!

武皇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也遠不止是一個簡單的“政.治家”云云便可將她涵概。她行事處世素來多謀善思,常會站在旁人所看不到、亦或者被忽略掉的一種別樣的角度,做盡佔全了她智者的風範去梳理情景事態。

譬如時今終而選擇擁立李顯為儲,一方面看似有意成全李旦、看似二子之間無論立誰其實都沒有本質的差別,然而事實的內裡實質卻遠沒有看起來的那樣明澈簡單,不過說白了往深裡想其實也沒有就怎樣的紛繁複雜。歸根結底只是一句話:武皇還不想就此退出前臺隱居幃幕,她還是想要穩住時今地位的。而在這方面顯而易見的,復立李旦極有可能會被他瓜分勢力、漸漸削弱實權;而復立經年流放、勢力零散的李顯,則不會對她的權勢地位構成怎樣巨大的威脅!

當然我們不排斥人間有情,從來都不排斥,也沒必要去懷疑這種種情義的真實性;親情、友情、愛情、義氣……許多許多各種各樣的情。

但要記住,情與利用,亦從來沒有完全的對立;相反的,它們從來相輔相成、永遠融會貫通!

宮城的歲月無論是狂濤怒瀾還是坦緩不驚,光陰總是流逝飛快。這一年的新冬來臨之時,似乎空氣裡關乎那一整個灑沓金秋的想念還未及完全消散,較之平素來的並不是最快的,但無疑卻是最為徹骨浸寒的一次。

呼嘯的北風帶著一股破竹的勢頭,漫空肆虐在雕花的幃幕、軒窗,一層一疊、一輾一碾,那麼輕易便撩撥開了流轉周遭的肅殺景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